content

PM2.5走上前台的尴尬(图)

作者:晴朗  2013-12-20 03:3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2013年12月5日,浓霾笼罩下的上海外滩。(法新社图片)

【看中国2013年12月20日讯】很多中国人已经养成了实时查看并发布PM2.5的习惯,清楚它的危害:颗粒直径小,可直接进入肺部,渗进血液,引发心脏病、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等。随之而来的“雾霾经济”和“歪门”大行其道:空气清新器、口罩脱销;“抗击雾霾”、“隔离PM2.5”化妆品上市;洗肺,吃凉拌黑木耳加猪血,喝清肺汤等“偏方”盛行。其实这些不过是心理安慰式地抵抗,PM2.5不可阻挡。

最近一份覆盖全国20个城市、68万人的体检结果显示,对比3年前,北京、上海、广州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体检异常率上升明显,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即PM2.5)的污染所致。

和许多事情一样,一旦人们接受了结果,就不再回过头去追究过程。这样高毒害的PM2.5,长期潜藏在我们的空气里,为什么直到两年前才光明于市?还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出于对美国人的健康关注引发的?而理当保障人民生存权利,包括呼吸权利的中国政府官员,反而对其大发阴谋之论。

早在2009年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就开始通过推特(Twitter)实时发布北京PM2.5数据。推特禁区,人不可及。2011年秋天,美国大使馆的Beijing Air(北京空气质量)软件每天定时播报空气质量状况;10月31日,显示北京空气质量指数:307,PM2.5浓度257微克/立方米,“有毒害”。而当日北京环保局的空气质量报告显示“轻度污染”。对此,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说:“美国驻华大使馆数据公布的方式更像是炒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则说:“根据国际公约,众所周知美国使馆区是美国领土,他们在那里监测到的数据只能说明美国空气质量不好。”

要不要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纳入PM2.5,有一个难以启齿的隐秘,那就是在以往监测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10三项,并以API指数公布时,全国70%的城市空气质量是达标的;而一旦增加PM2.5,则70%城市将不达标。环保部门有没有勇气自我否定,承认几十年大气治理的失败?还不仅如此,它突显一味追逐GDP的深重代价,究竟该谁负责?!

这一次博弈倒不在中美之间,而是民间和官方的博弈。微博上,公众人物带头要求环保局说实话。几位大V像姚晨、潘石屹等每天转发空气质量指数,童话作家郑渊洁发起“北京空气质量调查”。媒体从业者杨长江从2011年11月1日起,和家人持便携式空气质量检测仪,站在北四环五道口街头一连十天监测,甚至记录到581微克/立方米,其平均浓度均值246微克/立方米。按2005年WHO公布的PM2.5准则值规定,日均值25微克/立方米,才算基本安全清洁的阈值。

民众的呼声和压力促使环保部门紧急磋商、征求意见、调整监测指标。2012年1月21日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终于开始发布PM2.5研究性监测小时浓度数据、车公庄自动监测站数据每小时更新。3月2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的监测指标;PM2.5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然而,中方数据与美使馆总有出入,通常中方报的污染程度较轻;美方报得较重。人们倾向于怀疑中方数据。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要求外国驻华大使馆停止发布中国空气质量信息,并暗指其违反国际法,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拒绝停发,称发布这些数据并不违反中国法律或相关国际法规。环保部部长力图说服大家:“从中国实际出发,莫把中国当美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则说:“勿将空气质量改善寄望于外国使馆。”

事到如今,连天堂杭州都雾霾深锁时,PM2.5是中国制造非外国所为已不成问题。然而,承认这个事实的过程何其荒谬。它反应出中国官场官员不以民生为大,偏以“敌情”为首的习惯。诸位环保部、外交部部长,你们振振有词的言论笔笔在案,在滔天雾霾中,可有愧乎?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