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南方供暖的话题格外热闹,不仅在于气候之寒,让普通公众强烈期待公共部门能够提供民生温暖,还在于天地之大,人们也希望那些迷失在城市街头的流浪者们,能在这个寒冬借助公共救助之力,找到温暖的“回家”路。
但现实跌出了人们的期待之外。近日,湖南长沙记者假扮流浪汉体验救助站生活,却被工作人员围殴。在救助站中,记者还遭遇了另一名老年流浪者,老人被双手反捆,躺在担架上,自称被打并向记者求救。(1月9日《三湘都市报》)针对此事,昨日下午,长沙民政局召开发布会称,当班医生和保安怀疑记者鼓起的裤袋有危险品,检查时遭遇强烈反抗,保安恐伤害工作人员才将其控制。中心监控录像上无明显拳打脚踢迹象。(1月9日新华网)
无论当地民政部门如何回应,绕不开的问题只有两个:接受救助的老年流浪者,应不应该被绳索束缚,失去自由?对流浪者动辄有罪推定,怀疑其身藏危险品,是不是随便采取暴力的理由?
十年之前,公民孙志刚在收容站内遭暴打离世;十年之后,扮演流浪汉的记者又在救助站中遭遇围殴。收容变成救助,强制改为自愿,名称早已改动,历史却在重演。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面对新闻中那捆绑在流浪者身上的绳索,那洒落在流浪者权利与尊严之上的拳脚,但凡心怀善意的人们,恐怕都无法安之若素。在此之前,流浪者们一再对公共救助拒绝得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倘若记者暗访提供的是全部真实,这是不是就是流浪者们拒绝的缘由?谁能想象,这些城市的流浪者们,他们踏进公共救助之门后,遭遇的究竟是善意的帮扶,还是恐怖的噩梦?捆绑与殴打究竟是个案,还是救助机构早已不以为然的习惯?
太多疑问击打在“救助”这曾给人希望的制度上。曾经,救助站取代收容遣送站之后,人们还乐观预期,取消了收容遣送中的强制措施,流浪街头的弱势人群,终于迎来了权利的自由。他们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从救助站得到必要的帮扶与救济,享有温暖安睡的尊严。
但“一个记者的‘恐怖救助’之旅”击碎了这种想象。一种制度,并不是换了一个名称,就能够从此天下太平。救助站并不会因为头顶“救助”光环,就能够真的发挥“救助”作用。僵化的管理体制、冷漠傲慢的行政思维不能改变,公共救助人员不能怀有起码的恻隐良善之心,救助体系不能在透明阳光、社会监督之下运行,救助机构就不仅不会给人带去温暖与尊严,反而可能滋生令人恐怖的罪恶。
观察一个社会的温度与可亲近度,从来都能从一些弱势小人物的命运中看出真实。“对待弱者的态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同样,公共救助部门对待流浪者的态度,也是衡量制度文明与行政伦理的标尺。绳索与拳头,从来都不该和人性、温暖的“救助”划上等号。要远离“恐怖救助”,需要制度反思,也需要打开封闭的行政救助体系,让社会监督的阳光照进去,让社会救助的力量参与进来,唯有如此,“救助”或许才不会让流浪者们望风而逃。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