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塑化剂风波,白酒股4天内蒸发447亿元市值;重庆啤酒“疫苗血案”吞噬市值289亿;瘦肉精事件卷走中国170亿财富……一连串血淋淋的数字触目惊心。
据有关数据显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前后以来的5年,中国股市黑洞鲸吞的总市值高达7259亿元,远超上海浦东新区2011年GDP规模,接近天津、重庆一年的GDP。
“中国股市正在经历著名电影《泰坦尼克》海难前的狂欢,9000万股民正在抢乘即将沉入海底的‘泰坦尼克’”。坊间对股市的这种形容似乎有些夸张,但也恰如其分。正是由于股市黑洞的形成,以及中国证监会的不作为或乱作为,让可观的财富积累瞬间即毁灭于无形,其中包括许多股民的血汗钱。
其实,7259亿元这个与2012年9月人民币存款降额基本相同的数字还将增长。而且,这个数字每增长一小点,都是多少小股民“辛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的血泪史。
中国股市惨状不禁让人发出如此疑问——股民们都在赔钱,投在股市的钱都跑哪去了?到底是谁在赚钱,7259亿元5年间不会凭空消失了吧?仔细分析一下,腰包真正变瘪的似乎只有9000万股民。
如果说中国市场局部是个博弈市场有赢就有输,属于零和游戏的话,还属于市场化。而融资的无节制行为则是一种病态的行为,是以牺牲9000股民的利益为前提。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两点:
一是2012年以来沪、深两市新股的不断发行,让投资者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之火很快熄灭,A股又重蹈无休无止的调整之中。而且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大开方便之门,给市场带来许多悲观情绪。
二是上市公司不断扩容:为让股民放心,一些上市公司先后承诺,短期不再融资。但不久,这些公司又向市场伸手索要巨资。证监会或政府部门还搞出中小板、创业板,扩容大戏一台接着一台。
而最令股民失望的莫过于那些只为圈钱的上市公司了。今天融资明天变脸的公司已经成为上市常态。融资成为掠夺的手段。IPO(首次公开募股)成了助纣为虐的工具。股民成为俎上鱼肉。IPO无节制和无品质是市场向下的必然。说得更直接一点,上市公司已然成了幸福我一个,牺牲中国股民的产物。
“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打开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首页,这句口号挂在上面已超过10年时间。多年来的很多政策举措都是围绕这一宗旨推出,2012年1月还成立了统筹投资者保护工作的证监会投保局。
然而,造假案件频发、圈钱不胜枚举、违规成本极低、垃圾股满天飞、内幕交易难遏制、证券民事诉讼举步维艰,投资者保护是A股市场发展有目共睹的短板。
一个基本事实是,A股市场至今未改变“圈钱市”,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圈钱市”是A股市场的一大顽症,严重挫伤投资者的信心。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2012年5月7日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圈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中小投资者为证监会的这一表态拍手称好,期盼圈钱成为过去式。但2012年上市的新股中不乏圈钱者,业绩变脸现象则更为严重。
些年来,尽管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查处,已经成为中国证券监管的重头戏之一,但数量有限的证监会罚单,掀起的仍只是股市违法行为的“冰山一角”。这必然导致证监会公信力的极大丧失。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个题为《逃离中国股市的十七大理由》的帖子,其中有一个理由是,上市公司圈钱至上?阻碍沪、深股市良性发展的根源是“圈钱至上”的发展观。正是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才会有大跃进式的扩容,才会有上市公司为达到融资的目的而拒绝诚信,才会有股权分割的制度安排。
大量的财富被股市黑洞吞噬,让中国股民心胆俱裂。反之,在中国股市仍是“圈钱市”的情况下,股民们不要指望天下掉馅饼。因为即便受过再多的操盘培训,阅读再多的炒股真经,也很难从不够规范、只想圈钱的股市中获取正常收益。中国证监会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尽快还资本市场以投资市场的本性,不能再让广大股民赔得不明不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