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在11月大幅放缓,显示中国经济复苏遭遇外部逆风。
11月出口同比增长2.9%,低于10月11.6%的同比增幅,分析师原本预测11月将出现与上月同样强劲的表现。进口与去年同期持平,低于10月2.4%的同比增幅,尽管关键大宗商品进口量上扬,与更加积极的国内投资和消费数据吻合。
这使中国在11月出现196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这是5个月来最低的贸易顺差。
疲弱的贸易数据提醒世人,尽管北京方面作出种种努力重振经济,中国仍暴露于欧美需求低迷的风险。
通过贸易渠道流入的资金较少,将拖累中国经济复苏,迄今此轮复苏主要是由政府近月加大基础设施项目支出来驱动的。但是,这种负面影响也许是有限的,因为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出口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的角色已不断减弱。
“出口放缓显示外部需求面对不确定性,”野村证券(Nomura)经济学家张志伟在一份简报中写道。“不过,这不会改变我们的看法,我们认为增长将在第四季度强劲复苏,因为这种增长大部分是国内驱动的。”
包括投资和消费两大块的国内需求,如今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0%以上。
中国在周日发布了一系列数据,显示工业产出和零售总额增长均达到8个月高位。
这些数据强化了人们的期望,即在连续7个季度放缓之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似乎将在告别2012年之际温和反弹,使年度增长率逼近8%。
自年中以来,北京方面加快审批投资项目,尤其是新铁路和公路建设项目。中国央行也已通过大手笔的公开市场操作,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短期流动性。
汇丰(HSBC)经济学家马晓萍表示,疲弱的出口数据将鼓励中国政府继续实行支持经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出口乏力对中国正在持续的复苏构成最大的下行风险,”她表示。“因此,我们预期北京方面在接下来几个季度将保持宽松政策立场。”
中国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在11月普遍转弱。对美国出口同比下滑近3% (10月同比增长9%),而对欧洲出口同比大跌18%(10月同比下跌8%)。
进口没有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由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来解释。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两种大宗商品——铁矿石和原油——进口量均有所增加。
尽管出口前景在未来几个月将继续不振,但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预计将带来更为强劲的进口。
“鉴于不断上升的补充库存需求,旺盛的最终(投资)需求,以及正在反弹的原材料价格,我们预期进口增长将在未来几个月加快,”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陆挺表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