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日前做客人民网,针对如何解决未来养老金缺口等热点问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谈到如何弥补养老金的缺口,何平认为有两个基本的出路:一是增加个人缴费,把个人账户做实;另一个是增加战略储备金。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多方热议的延迟退休方案并没有被列入其中。
此前,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牵头的中银研究团队和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牵头的复旦大学为主的研究团体,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 .3万亿元。
对此,何平认为,养老金缺口的问题目前来看并没有社会上认为的那么严重。从总量上来看,全国的养老金每年在积累增加,且额度越来越大。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895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9497亿元。
但何平也坦承,在一些老工业化城市和西部地区,确实有收不抵支的市县,还需要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补助。数据显示,2011年新增补贴高达2272亿元,财政累计补贴金额达1 .25万亿元,若剔除财政补贴,养老金结余将所剩无几。
其实一个明摆着的现实就是,不论养老金缺口有多大,有多么严重?养老金的确面临着很大的缺口,不然的话,上层不可能屡屡抛出这个问题。
此前,在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上,有领导或专家提出要延长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缴纳年限,特别是延迟退休年龄一出,顿时引发公众热议,除了专家和公务员外,几乎遭到了所有普通工人和百姓的强烈反对。
不需要作过多解释,因为这样的政策,是盯着老百姓的口袋,要么要他们继续拿钱,要么要他们继续出力。这样的政策显然存在不公平之嫌。
而此番专家们出的主意依然是如出一辙,增加个人缴费,还是要打老百姓的口袋主意,要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掏钱。我就不明白,养老金运行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会出现缺口?为什么一出现缺口,就要盯着老百姓口袋里的几个可怜的生活费?
在这里,我以为要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应该有三条思路值得注意:第一,实行“三个压减”,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近些年来,中国各级财政都是逐年大幅度上涨,这些上涨的钱到底投到了哪些领域?尤其是行政经费开支高昂的问题,比如“三公”经费,应该急待解决,一些地方财政收入虽然不断增长,但却可能只是一个吃饭财政,也就是解决行政人员运行的费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一要大力压减财政供养人员,实现精兵简政;二要大力压减行政经费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改进政府形象;三要逐步压减政府投资项目,鼓励社会参与。从而把压减下来的财政资金,加大对养老金的补贴力度,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第二,实行“公开透明”,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关于社保基金的管理,一直广遭诟病,这里面到底有多大漏洞,始终值得质疑,有没有被挪用,比如当年上海就曾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且关于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新闻屡屡见诸报道,而且一些贪官的落马也与社保基金管理密切相关,给国家和群众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还有在社保基金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开支上,究竟每年有多大的开支,也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在管好老百姓的救命钱时,应该首先加大改革力度,真正让社保基金的管理实现“公开、透明化”的管理,让每一笔钱的去向,都能让社会和老百姓知晓,接受社会监督。
最后一条思路,我以为可以在今年的收入分配改革中予以解决。收入分配改革提出了八年,至今仍然难产。自从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提出要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后,再度引发了公众的关注。那么,在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何不把目光盯着那些垄断企业、资源型企业等高收入群体和利益集团,让他们多缴纳一些社保费,同样作为调节收入差距的一种有效手段。这也如同我们的个人所得税一样,不要一征税就盯着几个老百姓的口袋,而应该把更多的目光盯着高收入者。
这样的结果,不仅可以解决养老金的真正缺口,还能不断实现这个社会的公平。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