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倾尽积蓄 牧民守护青海湖近20年(图)

 2012-09-19 15:0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青海省青海湖边,南加在给藏民讲述草原沙化的危害

青海湖素以“高原蓝宝石”之誉闻名遐迩,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湖泊”。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开发和过度放牧,草原在退化成沙丘,物种在消失,湖边垃圾在威胁着牛羊的生命……

南加,青海湖边一名藏族牧民,从30岁起开始关注生态,倾尽毕生积蓄,用近20年生命守护湖边的草原和湿地,治沙固沙,让千亩遭破坏的草原恢复植被和水源,救护受伤的普氏原羚和藏羚羊。在他的感召下,家人和众多志愿者也一同投入到保护青海湖的行动中去。

卖牛羊为湿地注入水源

南加的家位于青海共和县倒淌河镇梅雅村,在离青海湖东岸4公里的草原上。今年48岁的他,体格健硕,但双腿曾因坠马稍显不便。他曾做过商人,卖过药材和玛瑙,经营过草场和牛羊。上世纪90年代初,南加便有了保护青海湖的想法。从1997年起,他尝试恢复青海湖边的湿地。

南加家边有块湿地“小泊湖”,以往这里满地鲜花、草地葱郁、物种丰富,是黑颈鹤的栖息地,但自上世纪70年代起,开发成旅游景点,草场被沙漠替代,泉水干涸;同时,随着环湖公路的修筑,人们跑到湿地捡拾黑颈鹤蛋或捕捞湟鱼,黑颈鹤只剩两只。

南加卖掉大部分用来谋生的牛羊,并在湿地周围设立围栏,购置发电机、抽水机,注入水源,并放生幼鱼。为禁止牛羊进入,他每天绕着湿地巡护,且多次劝说和制止企图捕捉黑颈鹤的人。如今的小泊湖,从湿地的土壤、草的高度和密度来看,都已恢复到历史最佳水平。

13年治理2000亩沙地

南加的环保事业从1999年起范围扩大到沙丘。他称,目前青海湖周边沙化面积已达18万亩,经过他治理得到恢复的仅2000亩,有4000多亩仍在治理中。

在南加眼里,治沙是一门学问,他摸索了13年。“第一年,我雇人把水泥柱、铁丝网搬到沙丘上,四周围起围栏,第二年去镇上购买草籽,靠人工刨地翻土埋种,投入8万元,结果草不是被牛羊吃掉,就是直接死掉。”最让他无奈的是当地人薄弱的生态意识,“总有牧民会把牛羊赶到刚长出草的沙地上,经过踩踏的植物很容易就死了。” 后来他摸索出经验:从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中提取草籽,直接撒在沙丘上,再将牛羊赶上沙山,靠牛羊脚力来回翻土,直接将草籽深埋,这样省钱省力,长出的草也不再那么脆弱;为防止牧民把牛羊赶进围栏,南加还在沙丘上挂起经幡。

环保志愿者赶来护湖

南加治沙还为保护濒临灭绝的普氏原羚,目前国内数量仅600只。

桑杰是南加的小儿子,从他4岁起,便和一只出生不久的普氏原羚同吃睡,活像两兄弟,桑杰将它取名为“果周”。南加说:“果周出生时,它妈妈被狼吃掉了,让它和桑杰一起生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但毕竟它是野生的,我们越保护它,它越会失去对大自然的防御能力。”

目前,南加家门口有个“普氏原羚救助站”,由18栋小房屋构成,南加就将果周放在其中一个救助站,让果周学会独立生活。除果周外,在近20年内,南加还救助过12只普氏原羚和3只藏羚羊,为200只普氏原羚租下1000亩草场。他的事迹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他家附近还成立了湿地保护站以及物种监测站,诸多学者、志愿者来此进行生态研究。

更让南加感到幸运的是,现在他身边多了两个好帮手——扎西和花青加,越来越多的环保志愿者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和他们一起捡拾青海湖边的垃圾,以防止当地动物误食垃圾中毒死亡,还青海湖一片洁净。“如果有一天这里看不到保护站和救助站,那也许会更好,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已经恢复了。”

来源:东方早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