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国际化的城市我们往往会想到纽约或者日内瓦,实际上如果按照外国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来看,堪称全球最国际化城市的却并非位于欧美国家,中东石油小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在这方面当仁不让属于全球第一,而综合比较来看迪拜则完全称得上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城市了-据统计,迪拜的本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竟然不足百分之二十,这一数据早已经大大超越纽约和日内瓦!
走出迪拜机场,一股热浪扑面而至,和北京上海等国内城市不同,这里的出租车司机一水儿的全是外国人而竟然没有一个本国人,这其中很多又都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约旦人埃及人⋯⋯
这里负责维持交通秩序的也全都是外国人-当然,乘客也基本上以外国人为主。
这是一辆连接酒店和购物中心的公共汽车,汽车司机来自邻邦巴基斯坦,司机一听我来自中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我在迪拜住的旅馆-位于棕榈岛上的亚特兰蒂斯酒店,在这个集购物中心游乐场海洋馆为一体的大型酒店里同样能感受到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国际化程度。
酒店的“海底餐厅”,这里的服务员几乎就是一个人种博物馆,从经理到大厨从吧员到服务员各色人种一应俱全。
当然酒店里也遇到了来自中国的工作人员,不过来自中国的工作人员大多属于中层管理人员。
在酒店的酒吧里同样能感受到国家化的氛围,客人以欧美国家为主,吧员服务员则是来自亚非等发展中国家。
海洋馆里的潜水员,这个小伙来自南非,他的同伴则分属于不同的国家。
海豚湾的驯兽师同样来自非洲,不过是个白人面孔。
这个解说员来自肯尼亚。
在帐篷餐厅的入口担任迎宾员的一个来自非洲另一个黄色面孔的姑娘来自韩国。
帐篷餐厅里的厨师,来自乌干达。
倒茶的姑娘来自菲律宾-我发现在迪拜很多服务场所都能遇到来自菲律宾的服务员,这与他们良好的英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密不可分吧。
来自埃及的服务生热情有加。
这位倒是地地道道的本国人,不过他只是帐篷餐厅里的顾客-颇为有趣的是即便在前来就餐的顾客中本国人都属于少数。
亚特兰蒂斯酒店里的意大利餐厅-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厅。
不用问经理来自意大利,他说英语的时候还带着浓烈的亚平宁味儿。
教我做披萨的厨师,一听口音同样是意大利人。
这位海洋馆的工作人员-确切地说是“鱼医生”倒是操着标准的伦敦音-的确他来自英国。
酒店里的中高层大多来自欧美发达国家-这位公关部经理来自澳大利亚。
站在迪拜那全世界最高的人工建筑-高达八百多米的哈利法塔下我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国家化,人们的面孔各种各样,所操的语言五花八门,不过人们交流的语言却几乎全都是英文,在这个母语是阿拉伯语的国家我竟然几乎听不到阿拉伯语!不过我也能偶尔欣喜地听到乡音,大体上讲在此工作的中国人不外有两种,一种就是跟随国内的建筑公司到这儿搞基建的建筑工人,因为语言等诸多原因在消费场所几乎见不到他们的身影,另外一种则是在机场的免税商店工作的售货员。在迪拜市内各消费场所工作的大多是熟练掌握英语的菲律宾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而很少有来自中国的服务员。有人开玩笑地说在国内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话,應該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就没有必要到这个炎热的国度做服务员了,不过我倒是认为如果国内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熟练地用英语交流的话完全可以象菲律宾人印度人一样走出国门前往发达国家或地区担任出租车司机餐馆服务员乃至于家政服务等工作,这样既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又能得到更高的收入,与此同时还能增长见识培养国际化的视野,这样的机会我们又岂能白白浪费呢?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