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曾有一个叫提婆达多的人(在有的佛经中也把他译作“调达”或“提婆达兜”、“地婆达多”、“"W婆达多”)。他是释迦牟尼佛俗家的堂弟,一样是王子的身份,长的身材高大仪表堂堂。他与阿难等人一起出家,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据说提婆达多在拜见释迦牟尼佛要求出家时,隆重而光采的穿着贵重的衣冠,骑乘金网披饰的宝象,他的行为似乎在向世人显示:你们看哪,一个有财有势的王子要出家啦!从这个举动中,也可看出他的显示心是很强的。
提婆达多出家后,在开始的十二年里,表现的非常好。据佛教经典记载:提婆达多“聪明广学,十二年间坐禅入定,心不移易”,“于佛法中,信敬心清净”,“出家作比丘,十二年中善心修行”。被俗称为唐僧的唐代高僧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中,还记有“大石室,提婆达多于此入定”呢!而且,在十二年的修行中,提婆达多还拥有了很强的功能。
以提婆达多出家前的尊贵身份:释迦牟尼佛的堂弟、王子,再加上其不错的表现,以及出了很大的功能。使他受到了很多在家居士乃至出家僧人非常盲目的崇拜:例如,身为释迦牟尼佛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甚至专程到王舍城去夸赞提婆达多:“大姓出家,聪明,有大神力,颜貌端正”,“大神通,大威力”。
在家居士中很有名的摩竭陀国阿炅世王子对提婆达多更是夸赞、推崇的到了无以复加的狂热程度:他居然夸赞提婆达多为“比佛大师,其德殊胜”,同时每日供养提婆达多及其追随者五百釜精美饮食。在古代,能得到一国王子的如此崇敬,那么作为一般居士、国民而言,也就被带动的非常盲目的去夸赞与恭敬提婆达多了。
而提婆达多由于对世间名利还有未去尽的执着,所以对这些极其盲目的过份夸赞、崇敬与供养,居然全都高兴的接受了。就这样提婆达多对世间名利的执着慢慢侵蚀了他的心,他自视越来越高,甚至还说:“大众围绕”,我“何异如来”。就这样他开始嫉妒释迦牟尼佛,逐渐的“贪心炽盛,而起颠倒想,造种种诸逆,遂致不可拔救”。
有一次,提婆达多竟然来到释迦牟尼佛面前,说:释迦牟尼佛年事已高,僧团应交付给他领导。释迦牟尼佛严肃的拒绝了他,说道:舍利弗、目犍连有大智慧与大神通,我尚且不把僧团交付给他们,我又怎会交给你这痴人?同时,释迦牟尼佛当众宣布:提婆达多从今以后以佛陀、佛法、僧团的名义所作的一切,均由提婆达多自己负责,他都不再承认。
然而许多佛弟子由于平日里对提婆达多的盲目崇拜,在师尊当众宣布不再承认提婆达多后,依然对提婆达多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依旧崇拜提婆达多,还有的甚至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因为嫉妒提婆达多才这么说的。
佛经里曾有这么一个记载:一次释迦牟尼佛出外化缘乞食,远远的看见提婆达多来了。释迦牟尼佛不愿见到这个执着迷心的大罪人,就避开了提婆达多。释迦牟尼佛身边带着的佛弟子见师父如此做,居然问师父:是不是因为提婆达多是大贤能者,您为了尊敬提婆达多才避开来,给他让道的呢?可见当时很多人依然迷惑,不能深信师尊,不能认清提婆达多的所作所为。
就这样,提婆达多变的越来越坏,甚至进一步说:我当取如来害之。他几次派出杀手去谋害释迦牟尼佛,不料派出的杀手反被释迦牟尼佛所感化、折服。接着提婆达多又用酒将一大象灌醉,待释迦牟尼佛入城乞食之时,放出醉象,妄图以此谋害如来。释迦牟尼佛身边带着的一些佛弟子有的见醉象冲来,便弃师而逃,有的则挺身而出要以自己的生命保护师尊。不料醉象冲过来见到释迦牟尼佛后,居然双膝跪地,以鼻舔佛足。提婆达多至此大失民心,受到公众舆论的强烈谴责,但依然还是有一部分人执迷不悟的跟随他。不久释迦牟尼佛女弟子之一的莲花色去规劝提婆达多应向佛忏悔,改邪归正,不料竟被提婆达多打死。
提婆达多为了满足其罪恶欲望,自称大师,提出很多似是而非,看起来冠冕堂皇的东西。有一些新近出家,对佛法不甚了解的僧人赞同他的主张,从而站到提婆达多一边。在这些同流合污之人的前呼后拥下,提婆达多去了伽耶山。但是,释迦牟尼佛慈悲这些刚出家的人,派出他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一路追寻过去,对他们进行劝善,成功的使他们认清了提婆达多是在乱法。这些人就重新回到了佛法修炼之中,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忏悔。
最后,提婆达多所有的邪恶图谋都失败了,恶业缠身,在极大的痛苦与罪恶中死去。释迦牟尼佛在提婆达多死后曾说过:提婆达多在我的佛法当中,并不看见过其有毫厘之善可以称记。在其身坏命终之后,堕入于地狱之中。
此时居然还有僧人不太相信释迦牟尼佛说的法,问道:提婆达多有很大的神力,有很大的威势。为何师尊您却说他会长久的受恶报呢?可见即使在此时,依然还是有人认识不清,还没有完全从对提婆达多的盲目崇拜中清醒过来。实际上一千多年以后,中国僧人法显、玄奘留学印度时,还记载道:在那时,印度依然还有个别依旧崇拜提婆达多,不拜释迦牟尼佛的愚人。
提婆达多从一个表现很不错,拥有很高声望的佛弟子,最后堕落为一个大恶人,死后下了地狱,真的是给当时很多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与教训。释迦牟尼佛也说过:假若摩竭陀国王子阿炅世不给提婆达多五百釜精美饮食供养的话,则提婆达多这位愚人终究不会做这种恶事。正是因为盲目的推崇与夸赞,提婆达多才会得意扬扬,最后下了地狱。
看了历史上的记载,我个人认为:提婆达多最后落得如此下场,首先是他有很强的显示心、求名利的心、妒忌心没有去掉,一旦有了功能,被崇拜之后,就渐渐的不再敬仰师尊与佛法了,最后就做了大恶事。另外作为其他的佛弟子而言,对提婆达多盲目的崇拜与迷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他们没有盲目去夸赞、尊崇提婆达多,则提婆达多可能也不会变坏。试想一下,在释迦牟尼佛当众宣布不再承认提婆达多后,要是所有的弟子都能深信师尊,不再尊崇提婆达多,甚至远离他的话,那么他可能还会冷静下来,重新回到正路上来。
(文章有删节)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