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要挨多少砖?(看中国配图)
最近张维迎发文说:“中国现在搞民主会变成民粹。”这是继韩寒之后又一次向民主拍砖。和他在2000年时说:“裁判和规则制定者一定是政府吗?”截然迥异。
今天的状态,已经不是手铐脚镣问题,而是喉咙挂锁问题。基本常识都可判断,民主在萎缩。暗夜。
张维迎如此说,我第一反应:“老兄受刺激了。”网上看了一下,果然:他最近忙于为吴英案免死问题呼吁,结果出现大量跟帖:“张维迎,茅于轼就是美国福特基金会养的特务。”、“一句话,不穿衣服的金钱野兽,市场经济的最高表现。”……
冷静、还是冷静。老兄:牛津大学培养的绅士还在吗?首先,你一定要想到:大量支持你甚至会谩骂政府的帖子,早已被屏蔽。二,大量泄愤的网民可能还没认真思考过: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关系问题,私募人数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非法集资”出现过的许多恶果,别人可没忘。我看吴英案时,搜到的首先是“曾坐拥豪车40余辆。”不谈细节,谁都会气愤。案子直到现在我也没完全搞明白,就那点信息都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你认为在一种信息不完全的状态下,得出准确判断可能吗?
如果你不能一手高举闪闪的红星,一手拿枪,要想解决问题,咋办?个人建议,问题最多的地方就是该去解决的地方,你不能老跟明白人说明白事,没意义。看一下哪骂的最凶,就在哪投贴,心中有太极头上不会添包,这才是在帮民主。是真佛可怕饲虎?
牛津大学校训:“上主是我的亮光。”于是太多的人以为亮光只照在自己身上。开口闭口要教育民众,从来不说相互教育。现实是:土地承包、村民自治都是不知道亚当斯密是哪根葱的农民发起的。
经济学三大基本假设:经济人理性假设、约束条件下个人利益最大化假设、稀缺性假设。唯独没谈言论自由、非强制交易前提。何故?缘于欧美有言论自由的传统,甚至有没有民意谈判代表不纳税的传统,再加上宪法保护,就像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以一种“近乎专横的简洁性”禁止政府压制言论自由。
里根对戈尔巴乔夫讲笑话时说:在美国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冲进总统办公室,拍着桌子说:里根总统,你的政策都是错的;在苏联,若一个公民冲进总统办公室,也会拍着桌子说:美国里根总统的政策都是错的。现实的中国是:你还没冲进县长办公室,李刚的弟弟,保安李二刚已经把你摁住。而且政府还雇佣比跳蚤还多的李三刚,专门在网上删帖屏蔽,我们的宪法在蜗居。
在这样一个公、私财产被随意处置,民意得不到伸张,公仆命令主人的中国,秦晖说是低人权优势,张五常说:“平生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制度。”秦晖如何从历史研究中得出此观点,文革吗?不好评价。可张五常曾和弗里德曼、科斯共事啊,难道自发秩序不起源于可谈判秩序,张老离光近只为汇聚闪光灯?
中国缺少真正的经济学家,关键就是缺少保护前提的知觉和勇气。一个个在缺少言论自由,不可谈判的麻袋上挥舞绣花针,最后都是东方不败。
关于这一点我们甚至不如南非。2011年4月,清华大学举行“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开普敦大学校长MaxPrice教授发言说:“94年种族隔离制度结束的时候,我们当时宣布没有政党能够垄断真理,我们认为所有约束言论自由的行为,都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媒体也应当反映出社会对我们有什么不满。去年信息保护法案和媒体法庭,都遭到了媒体、民间组织尤其是学术界的反对。”在谈及今后的任务时他说:“第一、大学都有责任来保护言论自由。这对于大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追求真理,是息息相关的。”
张维迎认为中国现在搞民主会像拉美。拉美有几十个国家,个人认为拉美现状并不是外人能说清楚的。我们生在中国,身在此山,要想完全说清楚中国的问题都不容易。张维迎无非想说拉美民主化不成功,但是我看赖斯和拉美问题专家江时学的分析,拉美民主化程,虽有许多缺点,但总体趋势越来越向好的方面发展,且不可逆转。
个人认为中国现在比拉美发展民主有三方面优越性:一是整体受教育程度。虽然很多的主义洗脑,但只要用真相反刍,阻力不会太大,网上骂的凶,但人数相对少正说明这一点。二是较完备的产业结构和金融体系。尽管问题非常多,但比拉美强多了。三是民族特性:中国人勤劳节俭,富于积累财富,而拉美人按江时学说法:“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它是崇尚消费的。”说白了就是喝啤酒、弹吉他、唱歌跳舞比劳动重要,容易产生没了向政府要。
关于民主进程,张维迎说:“第一个十五年建立独立的司法机制,特别是法院的独立性,减少政府部门的权力。”这又是一个不民主的想法,民主是可以多项递进的,如果非要选单项,村民自治是不是一个惠及人多,操作相对简单,更容易见效的方法。
最让人不解的就是前一个十五年,后一个十五年的民主计划,看着不是亚当斯密的传人,更像是马克思的门徒。
最后要重申的是:在中国最需要民主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会跳出来?也不知道民主要挨多少砖?但是有一点肯定,需要时去做比不做正确。至于拿什么民主可能会出现某些问题,阻碍民主,不是故作高深,就是视民众痛苦不见。
点击与作者交流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