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与货币发行挂钩,导致中国货币被动增发,这往往让人诟病,再加上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一制度好像是罪魁祸首;然而中国还有一个事实,那就是资金的短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重现中小企业倒闭潮,那中国到底是资金过剩,还是资金短缺呢?我们只能相信事实。
我们面临的绝对不是资金过剩。通货膨胀是因为资金过剩的说法明显的不靠谱。通货膨胀是个资金现象,而价格上涨则不是,不要总是将价格上涨当成通货膨胀来治理,中国面临的是价格上涨,而非通货膨胀。
在这轮调控中,中国虽然也多次加息,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到现在还是负利率,这一方面是不想加大借贷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许是最重要的考量就是不想制造利差,从而吸引热钱的流入。
热钱真的那么可怕吗?笔者不这样认为。热钱只能成为资产泡沫的助推器,而不可能成为发动机。而任何资产泡沫的产生只能是由国内资金导致,而非外来热钱,热钱也只是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
当前中国楼市、股市都比较低迷,热钱并没有过多的去处。中国只要做好资产价格的调控,那就不怕热钱来袭。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美国什么时候惧怕过热钱呢!热钱的涌入是经济强劲的表现,美国人一直强调强势美元对美国有利,这样的观念也同样适用于中国。
中国在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强势人民币的态势,那强势人民币表现在哪里呢?就表现为人民币币值的升高和人民币存款的高利率上。热钱来了肯定是要进入中国的银行的,进入银行就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所用,这对中国有什么不好呢?热钱进入银行后转化为贷款对经济建设起促进作用,从而带来的利益,并不比热钱套利所得的利益小吧!两者的差额就是银行存放贷的收益,这部分收益是属于中国的。
世界的资金当然往“经济最好”的国家流动,中国要领跑世界,就不要怕资本追随,从某种程度上这是好事。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会发生硬着陆,其理由就是中国投资的不可持续性。为什么投资不可持续?是中国项目不够多吗?显然不是。是中国民营企业缺乏投资热情吗?当然更不是。最根本的还是因为资金的问题——资金都贷光了,后期资金跟不上,当然会发生经济硬着陆,而此时外来的热钱不正好弥补了中国资金的短期吗?应该是帮了中国一个大忙,帮中国经济形成了一个有利于良性增长的闭环链条。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是也应该这样完成。可惜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却使好事即将变成坏事。
央行的决策依据其实还是所谓的“货币超发”引发通货膨胀的逻辑,而这一论调早已被中小企业倒闭潮这一冰冷的现实所击碎,因此所谓货币超发根本不靠谱。中国统计数据也早就表明,中国通货膨胀的首因是食品因素,和输入性因素,比如近期的猪肉价格上涨,就与货币发行没有任何关系,同样输入性因素也是我们不可能控制的。从长远来看,还有劳动价格上升因素和地租级差化的问题,这些也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广义货币(M2)的增加更多是因为贷款旺盛,这是中国经济活跃的表现, M2过高,很多人都说是基础货币(即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现金)投放过多,而M2的主要构成是存款,而这些存款并非是真正的居民和企业的原始存款,更多的是贷款转为存款而成的“派生存款”。中国M2高说明中国贷款活跃,而贷款活跃与货币发行的关系不大。
一个经济体如果其投资不活跃,货币乘数(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过小,无论发行多少货币,其M2都上不去,美国就属于这种情况。当然中国M2过大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不同国家对M2的定义不同,统计口径不同。M2与一个国家的融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直接融资为主,则M2数据较小;如果是间接融资,则M2数据较大。
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世界大格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行情已经非常的不一致,很可能发展中国家已经迎来第二轮经济危机的时候,发达国家还没走出上一次的经济危机,这都是正常情况,国际上流行的“脱钩论”也大概是这个道理。
总之,中国制定经济政策时,要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核心利益,要敢于走出自己的政策行情。中国不缺钱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中国即将进入缺钱时代。
缺钱时代进入中国的“热钱”,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国的资金饥渴,其实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几乎完全是靠外资来支撑其经济,中国也可以在不产生依赖的情况下,谨慎借鉴这样的发展方式。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热钱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