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美联储的翅膀直接影响中国物价

从“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糖高宗”到“苹什么”,购物似乎越来越让人心悸。工资没有怎么涨,这物价怎么涨这么快呢?

很多人都大致知道一些原因,但可能大多不全面。在全球化时代,很多经济现象,都可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与中国当时密集的大规模信贷投放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合力。先是中国的房价和股市双双上涨,而后是农产品等相关商品的价格上涨。今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如果把美联储比喻成一只蝴蝶,那么,这只蝴蝶在美国轻轻扇动的翅膀,也在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物价。

美联储购买国债,意味着货币投放,虽然投放的金额与购买国债的数量并不一定相等,但并不改变这种行为的结果。那么,美联储开动印钞机,中国物价着什么急?

至少两个途径。其一,在通胀预期下,投放的货币涌入大宗商品市场,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导致中国购买原材料成本大幅攀升。从而,饱受输入型通货膨胀之苦。其二,货币涌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给美国人带来他们所需要的商品。美元留给了中国,商品流到了美国。留在中国的美元被兑换成人民币,投放到国内,加大中国的通胀压力。

通常情况下,美联储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在,当中国自身的货币超发现象也比较严重时,蝴蝶扇动翅膀时,就可能带来龙卷风。

如果承认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的经典名言),我们就必须正视一个现实的问题:中国的货币超发现象。

据统计,2009年底,我国GDP为33.54万亿元,是1978年3645.2亿元的92倍。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却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为705倍。尤其近20年,货币增长更快。1990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3万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69.64万亿元。

再看一组数据:2000年时,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8:1,超过同期美国的两倍(美国仅为0.6)。

中国自身的货币高速增长,与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融合在一起时,就会加速泡沫的凝聚,因为,这种强大的号召力,足以吸引更多热钱火上浇油。

物价飞涨,将影响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只是一种修补性的政策,从根本上来看,要想治理通货膨胀,防止泡沫膨胀到危险的程度,就必须收紧货币的供给渠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釜底抽薪之举。

本文留言

作者时寒冰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