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同窗、外加好朋友梅梅告诉我,她的姐姐在温哥华马上就要生第二个孩子了。想让父母亲去温哥华探亲,照顾一下月子里的饮食起居,但是却因为收入不够,两次申请,两次都被拒签了。月底孩子马上就要降临了,一家人在温哥华一筹莫展却也无计可施。
我听了之后,一阵难过。大学的时候,梅梅的姐姐从上海过来北京出差,我们见过几次,印象中她是一个非常漂亮又精明能干的女性。年纪轻轻就已经在上海做到了某外资公司的部门经理。绝对是我们心目中新时代女性的典范。后来我工作了、移民了,听梅梅说她的姐姐、姐夫和小外甥女也一起移民到了加拿大温哥华。
从跟梅梅几次的谈话中,我得知梅梅的姐姐在温哥华过得并不好。姐夫以前在国内是国家干部,因为英语不好,所以一直都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只能通过零零散散地打工来维持生计。也曾经尝试过要去上学,但是因为年纪大了、而且英语理解能力也差,所以只能放弃;而梅梅的姐姐仗着英语好,在落地温哥华之后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办公室行政助理的工作,但是她因为在国内做惯了管理工作,行政助理这样琐碎的工作让她受不了,做了不到半年就辞工不干,回家带女儿去了。梅梅的姐姐和姐夫一直惦记着国内的舒适生活,总想熬够了三年,就直接回国。但是没有想到在三年将满的时候,又意外怀上了第二个孩子。无奈只能打乱计划,等第二个孩子降生了再说。
移民快三年了,这样的移民故事听到过不少。想想也不难理解。能够通过正规途径移民海外的人,在国内的条件都应该不算是特别差的,而且都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以前中国的“书本式”英语教育并不实用,大多数的移民出了国之后能读能写,但是听和说却一塌糊涂。这让很多技术移民都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技艺,却无法施展出来。出了国的人都深有体会,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即便是能够找到所谓的“专业工作”,但是职位也会比国内多多少少有所降低。原来做高级职位的,现在做了初级职位;原来做经理的,现在做了一名普通员工……
其实移民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除了工作技能,还有英语功底,更多地考验的是人的心态。对于移民到海外的三十多岁、甚至是四十多岁的人们来说,从零开始真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像梅梅的姐姐和姐夫这样,两个人在国内已经是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生活水平也在国内属于上乘,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如果再没法放下身架,接受生活环境、物质水平乃至精神层面上的转变,想要在这个国家开开心心生活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朋友,小苒。小苒是跟先生一起于六年前移民多伦多的。落地多伦多之初,小苒的英语差极了。去YMCA评级,只评了3级,要从LINC-2开始上。而且来到多伦多之后,小苒和先生因为感情不合,分开了。小苒在国内也是独养女,生活条件一直不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小苒一时间手足无措,但是小苒并没有就此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她用了三年的时间,一边打零工,一边上LINC班。三年之后,小苒的英语已经突飞猛进,她注册了 college,学社会工作学科。毕业后在一个口碑非常好的非营利机构中找到了移民安居顾问的工作。
在我跟小苒不多的接触中,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便是谈起几年来所吃的苦、受的累,我也没有在她的脸上发现一丝沮丧。我偷偷问她:“你哭过么?”她笑了,说:“哭肯定是哭过的,我也曾经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平,但是哭过了、抱怨过了,日子还要照过。我一直相信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我又问她:“移民,你后悔过么?”小苒沉默了一会儿,说:“这世界上就没有后悔药可以吃,路都是自己选的,既然选了这条路,就要好好把它走下去。”
一席简单的谈话让我对这个女孩子刮目相看。的确,曾经在国内繁华过、富贵过的人们,总喜欢把移民生活跟国内的生活逐一做出比较。比较来比较去,一方面觉得国内舒适的生活、便宜的物价、丰富的娱乐项目让人割舍不下,另一方面又觉得加拿大新鲜的空气、自由的文化、相对良好的治安让人念念不忘,于是就始终在移民?不移民?回流?不回流的漩涡中挣扎、徘徊、犹豫……把自己搞得摇摆不定。
其实中国有中国的好、加拿大有加拿大的好。想要享受加拿大的新鲜空气、灿烂阳光、免费医疗……就要放弃中国灯红酒绿的娱乐,还有舒适自由的生活。凡事都没有十全十美,一个国家是如此、移民生活也是如此,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
经常有国内的准移民问我:“在加拿大生活下去,难么?要带多少钱过去生活才算有保障?”这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许最恰当的答案就是:心态好的人,不带钱也能开心活下去;心态不好的人,带了几十万上百万,还是天天愁眉苦脸。所以,移民生活幸福与否,关键在心态。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移民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