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钦的漫画遇到了内湾的在地文化,除了迸发出耀眼的商机,带动内湾商圈发展外,在文化上还激发出什么火花?
“九赞头文化协会”在新竹县横山乡内湾村所经营的“刘兴钦漫画博物馆”,馆长董秀利用民间文化团体的力量建立漫画馆的过程,可说是在地文化与刘兴钦的漫画精神融合交会的结晶。
让在地人了解自己的乡土文化
位于新竹县横山乡的九赞头,也就是现今的新兴村,在内湾村的隔壁,也是刘兴钦的家乡大山背旁。九赞头文化协会在90年代建立,目的是希望藉由了解在地的人文历史与文化,为社区创造更多了解自己乡土的人才。
2001年后,刘兴钦提供出自己的漫画人物给内湾商圈,成功打造内湾成为漫画的故乡,给没落的小镇发展出无限商机后,建立“刘兴钦漫画博物馆”也成为内湾的目标。因当时对于公共建设大众疑虑较多,县政府对于建馆不愿随意决定,“九赞头文化协会”在当时文建会主委陈其南的推荐下,自告奋勇承揽负责建立刘兴钦漫画馆。
漫画馆的地点选来选去,最后选上了内湾火车站后面废弃的台铁员工宿舍。九赞头文化协会于是透过乡公所跟铁路局承租下来,开始规划场地。
在缺人、缺钱的情况下,董秀不放弃,咬紧牙关把自己对乡土的热爱散发出去:“我们一直想要告诉人家说,有一个社区,这些居民愿意做这些事情,所以我们可以感染别人、别的社区,感染那些观光客。”她在内湾搜集了许多废枕木,涂上色漆成为漫画馆的布置主力,把打造自家庭院花园的想法融入漫画馆的建立。
董秀坦言,在建立漫画馆之前,她并不熟悉刘兴钦的漫画,但在经营的过程中,渐渐熟悉刘兴钦的漫画和发明:“因为馆内摆设了刘兴钦的物件,常在擦拭玻璃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于是就开始了解刘兴钦老师。”董秀用自己的方式把刘兴钦的创作历程串编成故事,讲述给参观的游客并和小朋友互动。
漫画馆内一角的大婶婆塑像,墙上还涂满孩童的作画。
孕育“更多的刘兴钦”
但是,董秀认为,认识漫画家刘兴钦还不够,要让漫画馆不只是展示漫画和刘兴钦的发明,她还搜集了许多台湾早期的物件,让漫画背景与实物对照,目的是传达创意与在地文化的精神:“创馆除了要带动内湾商圈的发展外,最重要的是要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孩子了解刘兴钦的故事,让这些孩子与刘兴钦比赛,不要全台湾只有一个刘兴钦,要有第二个、第三个,我们的初衷是创造人才。”
董秀认为,所谓人才并不只是漫画人才,而是接受在地文化的洗礼过程、了解刘兴钦的创作历程后,激发下一代新的创作精神和文化传承:“所以我们现在活动都是找社区小朋友,让他们有学习的机会,或许一、两年内看不到影响的结果,但在十年、二十年后,会有人记得有一个漫画博物馆,他在这里学了什么。藉由前人的经验,传承给社区年轻人,让他们学习刘兴钦的脚步。以后会不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来做这件事情,是比较重要的。”
董秀举例,有一位台中的小朋友很喜爱刘兴钦的漫画,自己也热爱绘画,两、三个月就会拿着自己的画本到漫画馆来画画。董秀鼓励他:“你很喜欢刘兴钦的漫画没错,可是你要把他的精神找到,要自己去创造,而不是跟着他的脚步去模拟,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
那位小朋友第二次去漫画馆画画时,开始自己编写故事。到目前为止,这位小朋友持续到漫画馆来作画已经三年了。董秀很开心:“他还会经常带礼物来给我,我觉得那就是收获。”
2008年开始,九赞头文化协会开始举办暑假学校,董秀指着漫画馆里墙壁上众多的彩绘图案说:“我就带这些社区的小朋友来这边画画,也不要限定一定要画刘兴钦老师的,不一定马上要有成果,但我可以看到他们的成长,这是比较重要的。”
刘兴钦的毅力无形中感染了许多人,包括博物馆的馆长董秀。
家庭主妇学到了刘兴钦的毅力
董秀表示,自己是社区的家庭主妇,学历也不高,靠着热忱把自己的地方文化发扬传承,而从经营漫画馆的经验中,也学到了刘兴钦的毅力:“其实做这个馆在第一年我就差点投降了,因为除了没有任何经费来源之外,还得每个月去报告帐务;而这边的突发状况又很多要去处理,还要带动、管理义工,所以那时真的快撑不下去。后来看了刘兴钦的漫画,感觉到他的毅力,所以就继续撑下去。”
美工、行销、经营、维修,馆内的大大小小事宜,董秀都得自己处理:“我们真的不是这块料,但要撑这个场面,确实比较辛苦,所以自己要打开心态。”
所幸,参与九赞头文化协会活动的小朋友们都已经长大,在地的年轻人也都会回来帮忙董秀,包括她女儿。漫画馆吧台附近的墙上,鲜艳活泼的彩绘就是出于目前就读大三、在大学里学视觉设计的女儿之手。
董秀显然对未来充满信心:“幸亏这些年轻人,把他们的想法表达出来,我们才有办法继续扩大。所以只要你肯的话,老天都会帮你。”
《看》杂志订阅网站http://www.watchinese.com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激发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