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两度藉不断提问阻延议案诠入投票程序而推迟造价六百六十九亿港元丶连接中国内地的广深港高铁上马,香港报章今天(星期六)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销量最多的《东方日报》以“泛民拉布(即以发言来拖延)高铁拨款又押后”为题,倾向性不强;销量位处前五位的《苹果日报》和《明报》则倾向支持反对政府计划的小市民,前者标题为:“六小时辩论揭政府更多漏弊拨款未过关 反高铁阵营下周再战”,后者则是:“反高铁再胜拨款两押后”;建制派报章的标题则以眨辞描述审议结果,例如《大公报》的标题为“反对派玩拉布高铁拨款再延”丶《香港经济日报》则以不具名消息人士透露指,政府恐造价再升,而2015年的通车目标亦未必能达到。
各报章的社论立场亦是南辕北辙,部分则探讨争论的深层原因,当中,《信报》指出,事件“不如说是长期积压的社会不公平制度丶贫富悬殊丶社会权力不均等情况下,不同利益集团和弱势社群一次白热化的对抗表现。”社评解释,支持政府高铁方案的,离不开工商丶工程丶建筑专业组织丶建制派政党等,他们只是着眼如何进一步发展香港经济;至於反对者则大多是在高铁工程上受到直接打击的社群,例如即将面临整个社区遭彻底破坏的菜园村居民,或是社会上人微言轻,为生活劳碌挣扎的一群无名小人物,他们追求的都是公义丶环境保育丶社区内的人际关系等非物质价值。两批人在经年的博弈互动上已失去互信,而政府又不能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令双方关系急转直下,发展至高铁拨款上对抗的激烈程度,在香港历史上是罕见的,而且对抗的气氛有扩大迹象。
社评总结道,归根究底,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不就是行政长官用人唯亲丶亲疏有别的作风的必然结果。此外,政府为急於求成,处处为财团开绿灯,将政策倾斜,结果让社会的权力失衡。以过往十二年半的特区政府施政成绩,期望当局在短期内能解开社会的死结,实在不容乐观。
争论在周六的电台电话叩应节目中亦没有平息,泛民主派议员梁家杰表明,审议没有结果,暴露了香港的深层次矛盾,显示单凭政府披露片面的资料,不可能理顺与民间的分歧。他和建制派议员方刚都认同,再度押后拨款,政府丶立法会及市民都是输家。
另外,出席另一弝台节目的新高铁专家组成员黎广德表示,政府就高铁的决策过程不民主,有霸王硬上弓之嫌,令市民反弹更激烈;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孙启烈指出,推迟拨款虽然未有实际损失,但无止境的争持,只会令社会发展停滞不前;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熊永达则认为,昨天(星期五)在立法会外集会的市民,并非反对兴建高铁,只是关注事件,认为政府应主动向市民解释,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一般估计,政府已获足够立法会议员支持通过拨款,只要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的提问结束,进入投票阶段,政府建议便可以获得通过,不过,反高铁大联盟发言人朱凯迪认为,即使最终通过拨款,事件已令民间力量壮大,让政府明白要多聆听市民声音。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首长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