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副行长: 未来降息空间不大 零利率非最优选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近日表示,就中国实际情况 看,零利率政策或准零利率政策并非最优选择,事实上中 国目前利率水准处在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适当水 准。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易纲是14日下午在北京大学中 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讲述 这番话的。他强调说,央行反通缩和维护币值稳定的决心 是坚定的,完全可以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组合( 包括较低的利率)来有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针对有人说美国等一些国家目前实施"零利率政策 "(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为0至0.25%),就此认为中国 还有不小降息空间,他解释说,一些人将美联储联邦基金 利率与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相比,这其实是个误解,美联 储联邦基金利率其实是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好比我 国银行间市场隔夜拆借利率,而我国这一拆借利率大约在 0.8%。我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25%,而目前美国 大型银行一年期定期存单(CD)客户零售利率水准在2. 14%左右,事实上是差不多的。

易纲表示:"大家要在同一个利率性质上相互比较, 不要橘子和苹果相比,以免混淆。"以日本和美国实施的 零利率政策为例,易纲还得出结论认为,这些政策虽然对 刺激国内需求有一定作用,但作用都是有限的。结合中国 情况,易纲表示,中国储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高,国 内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生产率均在不断提高,资本回报率也 不支持零利率政策,零利率政策对我国来说不一定是最优 选择。"但央行反通缩和维护币值稳定的决心是坚定的 。"

央行上周公布的资料显示,1月份票据融资增加6239 亿元,该资料的大幅上升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对此,易纲 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解释说,"这些资料是商业银行和企业 一单一单做出来的,既然市场选择了票据的方式,选择了 这个结构,我们就要对市场有一种敬畏,这个资料没有任 何不正常。"

他说,"维护币值稳定"对内来说,就是既反通缩又 反通胀,对外就是维护汇率的基本稳定。不过,央行近期 主要目标还是反通缩。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