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看了你就知道 难怪布什救市计划遭拒!

--华尔街将死 欧洲送入加护病房

 2008-10-03 16:4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美国政府对华尔街金融业的七千亿美元纾困案被国会否决,造成道琼指应声大跌七百七十七点,创下史上最大点数跌幅,一名华尔街投资银行职员甚至说:「我们的世界正在崩溃!」

「华尔街去死吧!」(House to Street : Drop Dead ! )这是台北时间九月三十日,美国政府对华尔街金融业者的纾困计画遭到国会否决后,著名财经媒体《MarketWatch》以新闻标题如此解读美国国会想传递的讯息。

纾困案被否决的消息一出,道琼指数(Dow Jones)应声大跌七百七十七点,创下史上最大点数跌幅,甚至超过「九一一恐怖攻击」,台股在九月三十日也暴跌三.五五%,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以及欧洲法国、德国、英国股市也全面下挫,这股恐慌情绪正如日前《华尔街日报》形容:「一九三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何时结束,仍遥遥无期。」

影响:骨牌效应 欧洲银行,跟著纷纷倒台 自从今年九月十五日,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布破产后,华尔街著名金融业者如骨牌般一家接一家出问题:美林(Merrill Lynch)被美国银行(BoA)收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将出售股权给日本三菱金融集团,高盛(Goldman Sachs)以股价折让八%卖给「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美国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以高于市场利率向美国联准会(Fed)借款八百五十亿美元,条件是八成股份卖给美国政府,这些都是在短短不到一个月内发生的事,德国「明镜」(Der Spiegel)引述一位华尔街投资银行职员的话:「我们的世界正在崩溃。」

这波危机也横渡大西洋传到了欧洲,有将近一百三十年历史、如今是比利时最大的银行富通(Fortis),也陷入财务危机,在英国,另一家百年老店 B&B银行(Bradford & Bingley),也因财务危机被英国政府收归国有,这是第二家被英国政府收购的银行,而欧洲尚有许多银行在欧洲央行管辖外,财经评论家葛罗斯(Daniel Gross)称那些欧洲银行唯一能做的事「只有祈祷」。

从美国到欧洲,不同金融业者纷纷倒台,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过去华尔街那套「以小搏大」的高财务杠杆经营模式,已经不再行得通了。

源起:撮合融资 协助银行找钱,赚取佣金

自从一八六四年起,美国银行业就已分成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两种业务,长久以来,人们所熟知的华尔街,也就是一群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比传统商业银行受到更少监管的经纪公司,那些其天文数字年薪羡煞一般人的华尔街金童们,绝大部分都是投资银行业者。

华尔街的经营模式正如后世一位评论家所说:「华尔街操作金融的魔术,能让输家也能变赢家。」

原本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是担任撮合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中间人,企业透过投资银行以寻求融资,然后投资银行从中赚取佣金。但随著企业规模扩大,它们有能力自己从资本市场融资,这时担任中介者的投资银行就失去生存空间。

缺失:未列监管 高财务杠杆,业者获暴利

然而这些原本该被市场淘汰的输家却另起炉灶,开发出各式各样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找到一条活路。美国政府对像商业银行等金融业者有严格管制,联准会要求商业银行得有一定的资本适足率(即须保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以应付存户提领),投资银行却因获利惊人,被认为经营模式零缺点,因此当局并未监管。

这种「无法无天」让华尔街业者的聪明才智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它们利用股东提供的钱,以高度财务杠杆操作模式,一块钱玩出二十、甚至三十块的生意。

例如破产的雷曼兄弟,从二○○四年到二○○七年,买下将近三千亿美元的证券,其中大部分都是次贷以及一些高风险的抵押贷款证券,但其股东权益却只增加六十亿美元,整个换算下来,其财务杠杆操作比率由二十四倍跳升至三十三倍。

连号称投资银行里最稳健的高盛,其财务杠杆操作比率也达二十三.七倍,换句话说,只有一块钱却做将近二十四块的生意,这个比率比美国联准会认定的「安全」标准:二十倍,还高出将近二0%,而美林的杠杆比率从二00三年的十五倍,飙升至去年的二十八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比率也升至三十三倍。

这种高度财务杠杆操作,为这些业者带来丰厚获利,如破产的雷曼兄弟,其执行长福德(Richard Fuld),十四年在位期间,光靠公司分给他的股票就赚了五亿美元,这个价值是雷曼兄弟破产时市值的四倍。在过去两年福德还再另外赚走八千万美元薪资。

钱赚得如此容易,使这些投资银行早已对那种辛苦撮合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中间人业务兴趣缺缺,一九九○年代末,这些投资银行收入中,来自于自己从事交易所得的比率只有四○%,如今已提高到六○%;从高盛到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与贝尔斯登,它们的收入已几乎和服务企业客户无关,反而大部分来自于自己下海在资本市场的交易所得。

金融历史学者钱诺(Ron Chernow)说,这些华尔街业者「本来借钱给别人玩,现在自己借钱来玩。」

风险:缺乏资金 金主抽银根,公司被拖垮

但这种操作模式却有个致命缺陷:由于这些投资银行的交易规模都很大,它们本身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必须借大批短期债。若这些短期债务到期,它们会把手上有的资产如证券卖掉换成收入,拿来还掉这些短期债,之后再借短期债,再卖再还,只要这些证券的价值持续上涨,取得收入来还这些债就没有问题。

但这种风险就在于,万一手上的证券已毫无价值,那些愿意借钱给华尔街业者的金主,就不肯再提供金援,反而催他们赶快还债。由于这些华尔街业者手上自有资金不足,只能把这些证券以极低价格认赔卖出,以换取收入来还债,但这些稀少的收入却不足以支撑,如此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债务和亏损一步步把公司给拖垮,这次包括雷曼兄弟以及之前的贝尔斯登,其崩溃模式几乎都如出一辙。

这种高度财务杠杆模式过去不是没有人质疑过,只不过,过去数年,华尔街这些业者的业绩实在太好,以致这种质疑声浪很快就被其亮眼的绩效所淹没,而这套「以小搏大」的模式还因为太红,「外销」到欧洲去。

如德国最大的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其财务杠杆操作达五十倍(手上只有一元却做五十元生意),该银行如今负债达两兆欧元,比之前美国政府伸出援手拯救的房利美(Fannie Mae)还大,占德国国内生产毛额(GDP)的八成;英国的巴克莱银行集团(Barclays)的财务杠杆操作达六十倍,负债超过一兆三千亿英镑,比英国的国内生产毛额还大;此次出问题的比利时富通银行,其杠杆操作「只」有三十三倍,但其负债却已超过比利时全国GDP的两倍。

赢家:商业银行 杠杆率低,避免大起大落

除了高度财务杠杆操作学华尔街外,欧洲这些银行所投资的商品也向它们看齐,这些欧洲大银行都持有华尔街投资银行经营的次贷证券,因此它们也同样被这种「有毒」(toxic)金融商品给拖下水,如著名的瑞士银行(UBS),今年四月就公布其资产一口气蒸发掉一百九十亿美元,原因就是其持有的次贷证券价值不断缩水之故。

过去手上有大笔自有资金,因此经营模式较保守的商业银行,常因获利不如投资银行而被讥为「大笨象」,但在这次危机中,反而更能抵挡危机,像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等这些传统的商业银行,其杠杆率为十一倍,不到华尔街前四大投资银行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些商业银行的获利当然不像华尔街投资银行那么好,但当市场风云变色而亏损时,它们也不会像投资银行那样赔得一败涂地。

困境:募资困难 投资银行时代,即将终结

未来的大环境也对投资银行这种高度财务杠杆操作的模式不利,过去金融全球化时代,投资银行可向全球投资人募得无限制的资金,但如今全球信用市场紧缩,投资银行再也难以说服全球投资人把钱借出来给它们,反而商业银行可享有中央银行保证的资金供应。这也是为何许多评论都指「投资银行时代已结束」的原因。

美国华尔街的金融业者已黯然退场,欧洲银行的危机却才正要引爆,除了英国出问题的B&B银行已被政府收购外,比利时第一大银行富通,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可能倒闭,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政府已共同出资一百一十二亿欧元,接管该银行在各国的分行,而比利时与法国合资、提供地方政府金融业务的德克夏(Dexia)集团,曾是全球前十大金融集团,也因财务问题曝光,九月二十九日股价暴跌三三.六%,市值也大幅缩水近五分之一,比利时与法国财政部长已表示愿意提供金援;在德国,商用不动产放款机构Hypo控股也传出营运资金出现严重缺口,德国央行已提供三百五十亿欧元的紧急援助,在冰岛,政府也宣布以六亿欧元接管第三大银行Glitnir......。这波欧洲的金融风暴似乎才正要开始。

*金融海啸爆恐慌 台湾定存10个月增1兆

雷曼兄弟破产案,引发全球投资人恐慌,不断抽离海外资金,引发美欧金融机构倒闭风潮。

这波全球金融机构的倒闭潮,也扫到了台湾投资人的信心与资金。

最新的台湾银行九月定存资金,较上月增加超过七十亿元,成长惊人。

台湾银行一位存款业务主管不讳言指出:「连雷曼兄弟也会倒,造成现在投资人的投资心态趋于保守,资金以避险为考量,而想要存定存也一定找最安全的银行,台湾银行是国家经营,定存利率又比其它行库高,成了台湾民众首选。」

因此,这波涌入台银的定存单,不只是小额的散户,就连单笔千万元以上的大户也有增多的趋势。事实上,不仅台银定存大增,就连其它公营老行库定存也激增,而且从去年九月至今年七月,光是十个月时间,股市剧烈震荡,资金避险涌入新台币定存,台湾金融机构的整体定存金额已暴增一兆元。

根据中央银行统计,去年九月,新台币定存总余额是二兆九千二百六十八亿元,到了今年七月,已增加到三兆九千二百九十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还不包括八、九月持续增加的定存金额。

台湾银行认为,这段期间资金的回流效应,主要还是为了「避险」。至于状况会持续多久,就得视投资市场何时转好,短时间内来看,美国七千亿美元纾困计画未过,全球股市将持续动荡,民众保守心态应会持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商业周刊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