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熹平石经》的故事(图)

 2008-07-21 00:2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灵帝命工修理鸿部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熹平石经》

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等建议在太学建立正定的六经标准文字,以免贻识后学,为此而立。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太学旧址在今洛阳市,碑立太学门前。几经动乱,原碑早已无存。自宋以来,常有残石出上,据说现已集存80OO多字,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

《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 (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 (183年),历时九年才制作完成,由着名学者蔡邕,堂溪典,杨赐,马日磾等共24名经学家一同完成。内容为《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立于河南洛阳原太学门前,是中国历史上刊刻最早的一部石经。石经刻立后,每天观看及摹写的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蔚为大观。

吊入枯井躲过轰炸

1936年《熹平石经》运抵西安暂存文庙。当时日寇已逼近潼关,并开始对西安空袭。受命保存《熹平石经》的省考古会委员张鹏一先是将其埋藏于碑林东院,1939年10月又挖出,乘骡车冒险出城,历尽千辛万苦,将石经运回家乡富平县董南堡村,吊挂在家中一口枯井内,并要求家人不准随便开启井盖,不准走漏消息。1943年10月,张鹏一病逝于家中,临终前一再嘱咐家人要悉心保护石经,一定要完璧送归于右任。抗战胜利后,张鹏一之子张午中惟恐石经发生不测,写信给于右任一位好友张文生,希望其将残石尽快设法运走,后来这位故友将《熹平石经》残石运至陕西三原县民治学校,不久又转运到于右任之侄于期家中。1952年,陕西文管会派人从三原运回残石,重新安置于碑林,结束了其13年的漂泊生涯。

「《熹平石经》刻成后,立于洛阳的太学之中。《熹平石经》集汉隶之大成,被奉为书法的典范,汉字字体由隶变楷的过渡,《熹平石经》起了桥梁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从三国时起,《熹平石经》在历经了无数次的浩劫之后,几乎毁失殆尽。」

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着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少,真迹在唐时已经罕见。1925年,在洛阳原汉魏时期的太学遗址上,出土了一面大石,此石两面各刻《周易》一段,是《熹平石经》的开篇刻石,非常珍贵。此石出土后,被分裂为二。1929年河南洛阳故城大郊村出土《熹平石经》残石。

1931年,于右任从洛阳古董商手中买到东汉蔡邕书写的《熹平石经》残石,两面存字450字,非常珍贵。购买时他只付了半价,未带走残石。1933年,于右任委讬杨虎城借去南京公干之机,路过洛阳补给古董商2000元价款,取走了残石,带到南京交给于右任,1936年运抵西安暂存文庙,1952年入藏碑林博物馆。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