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大方鼎1939年在安阳殷墟武官村出土,形制雄伟,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故世人称为"司母戊大方鼎",为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所铸的青铜器。图为吴培文老先生。
2008年5月24、25日晚,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科学探索"栏目连续播放了"王者之器"上、下集。讲述的是司母戊大方鼎的被发现以及保护过程。被采访的老人是84岁高龄的当事人吴培文老先生。
1939年3月的一天上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吴希增在吴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杆探找文物,当探杆钻到地下十多米深的时候,触及到一个硬物,吴希增将探杆取上来一看,发现坚硬的探头卷了刃,上面还留有绿色的铜锈,他意识到探到宝物了。按当地规定,探宝不分地界,但探出宝来,宝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宝物售款的一半。吴希增和吴培文商定之后,当晚便破土挖宝了。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到半夜时分,挖下约10米深,宝物被发现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着整个器物显露出来。当时,大方鼎的口朝东北,柱足朝西南,横斜在泥土里,大如马槽,但只有一个鼎耳,另一个鼎耳不知去向,人们在泥土中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
第二天夜里,吴希增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他们在洞口上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粗约五厘米的麻绳,一条拴住鼎耳,一条拴住柱足,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杠杆撬起一头并将土填入底部,然后再撬另一头,再用土填起来,用这种办法一点一点地往上抬,当提到六七米时,粗实的绳子突然断裂了。此时,天将放亮,为防别人发现,又将洞口堵了起来。到了第三天夜里,终于将这个特大方鼎弄出了地面。方鼎的出土始终是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不久,驻安阳飞机场的日军警备队长黑田荣次前来"参观",后北平古董商萧寅卿也来秘密造访,并表示愿出20万银元购买,但要求村民将鼎砸成四至十块,以便分批装箱运走。村民受20万银元诱惑,真的开始肢解方鼎,先是用钢锯条锯,但由于方鼎的硬度高,没锯动,又改用铁锤砸,最后砸掉了鼎耳,使方鼎受到严重破坏。后来,萧寅卿一看大鼎肢解不了,无法在日本人的眼皮下运出,就放弃了购买。村民一看买卖虽然泡汤,但宝贝不能被日本人得到。就把大方鼎埋在了吴培文家的西屋马棚。
从这开始,关于这个鼎和吴培文的几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相继发生了。
消息传到日伪宪兵队耳中,宪兵队端着刺刀和冲锋枪进了村,有人给吴培文报了信,吴从家里逃走了。很明显,日本宪兵队已经知道司母戊大方鼎的埋藏地点,他们一进吴培文家的院子就奔马棚去了,掘地三尺,一无所获。吴培文老人在讲述这段历史时说,他家有两个马棚,一个是东院马棚,一个是西院马棚,西院马棚在东侧,东院马棚在西侧。可能是那个汉奸告诉日本人是西院马棚,他们就在西侧马棚挖,这里距埋大鼎的埋藏位置只有几米远。
后来吴培文回到家,买了个大痰盂,长得也像古董,放在家里迷惑日本人。日本人又来搜,搜走了痰盂。不久以后,日本人发现上当了,就又端着刺刀和冲锋枪进了村,直奔吴培文家的方向。
老人说:"村前也堵住了,村后也堵住了,我有把手枪,别在腰里,遇到他们,就撂倒一个再说。"他怀着拼死一搏的心奔村子后跑去。一路上躲过了几个日本兵,眼看快出村子了,一个日本兵用刺刀从后背抵住了他:"什么地干活?"吴培文稳了稳神,一想,日本人30岁以上的都认识中国字,就蹲在地上写:家里有病人,看医生。日本人一看笑了笑,就让他走了,吴培文松了一口气:天助我也。他一路狂奔,直跑得精疲力尽,才在一个小煤堆后歇了下来,没想到日本人还是从后面追了上来。就在日本人越走越近,离吴培文几米远的的时候,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原本晴朗的天空,霎时关起一阵黑风。老人回忆说:"那风有十一、二级,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就咱俩面对面,都看不见对方。这时,我就听日本人吹响了集合号,然后他们走远了。"
老人说:"我过去既不相信神,也不相信鬼,这一次我信了。"回到村子后,担心日本人再来,吴培文只好背井离乡,再回到武官村已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司母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