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物价攀升加上震灾 中国货币政策左右为难

作者:郭萍英  2008-05-30 23:2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居高不下的物价加上百年罕见的大地震所造成的惨重灾情,中国大陆宏观经济调控难上加难,货币政策是否因而出现变化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维持经济稳定的发展显然已是北京当前施政重中之重。

四川省汶川县五月十二日发生规模八的大地震,造成六万多人不幸丧生以及两万余人失踪的惨剧,因地震而受伤的人员更高达三十多万,光是房屋倒塌或毁坏的数目就超过百万间,至于对经济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各方说法不一,保守估计将超过人民币两千亿元。

在川震之前,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明显出现过热的情形,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上涨率节节攀高,根据中国统计局的资料,今年以来的CPI 上涨率平均高达百分之八,远超过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订下的全年控制在百分之四点八水准,通货膨胀阴影不仅如影随形,而且有变本加剧的趋势。

北京为了缓和消费者物价上涨,进一步消除通货膨胀问题,积极进行经济宏调,透过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的运行,除了多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息之外,并不时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票据等方式,回收市场过剩的流动性。

在人民银行、中国财政部、中国银监会等相关财金单位的协调与配合下,中国大陆一路走扬的物价上涨情形虽然仍是"居高不下",但至少不再向上跃升;中国统计局以及分布各省市的地方统计局传回的统计均显示,过去引发物价大幅上涨的一些农产品价格已持稳,有些食品类价格甚至有回软的现象,一般预料,下半年的CPI 上涨率可望明显回落,通货膨胀问题应可有效获得纾缓。

不过,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地震,惨重的灾情打乱了北京的经济宏观调控脚步,愈来愈多的数据显示,这次震灾远远超过当初的估计,相关的人员、财物以及各项经济损失等等不断向上攀升。而因地震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到底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至今尚无确切的数据,至于因地震损失可能对物价的冲击仍有待进一步评估。

摩根大通五月二十六日公布的两岸三地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四川大地震比很多人最初预计的要严重,据估计单是直接经济损失将达到人民币二千亿元,超过今年年初雪灾所造成的一千五百一十亿元的损失额。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穆虹二十九日在国务院的记者会中表示,预计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将成倍于今年春天雪灾造成的损失,估计要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至于灾情的具体损失仍在统计中,权威部门会在一定时候拿出一个相对准确数字。

他认为,尽管这次地震特别严重,损失特别巨大,尤其是给灾区、特别是重灾区的存量资产和生产设施造成极大的破坏,但四川在中国大陆 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概是百分之四左右,重灾区所占比重大概只占千分之几,所以这次灾害的确会对中国大陆 GDP造成一些影响,只是影响有限,也不会对CPI 上涨率形成很大的影响。

然而,中国大陆媒体刊出花旗集团最新的研究报告认为,由于预期中国在四川地震后将加紧灾后重建投资,增加物价压力,花旗大幅调高中国二零零八年和二零零九年的CPI 上涨率的预测,分别由原来的百分之五点八和百分之三,调高到百分之七点四和百分之五点七。花旗同时相信,北京会采取更多干预措施以保证物价的稳定。

尽管如此,也有人认为中国大陆五月份的 CPI上涨率可能不增反降,中国证券报引述兴业银行的分析指出,得益于蔬菜、水果价格继续明显回落等因素影响,五月份 CPI可能大幅低于市场预期,预料在百分之七点四左右。

面对CPI 居高不下以及如影随形的通货膨胀阴影,加上大地震所带来的经济冲击,北京的货币政策似乎面临左右为难的困局,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流动性,避免物价的再度走扬,另一方面,灾区的重建在在需要资金的挹注,且重建时日既久,所需的资金也相当庞大,两者如何调和,取其利而避其害,考验中国领导人的智慧,而让中国大陆经济持续保持平稳的发展无疑已是北京当前的最重要课题。




来源:中央社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