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南“鹞”北“鸢”话风筝(图)

 2008-05-10 16:1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风筝的起源与传说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方称"鹞",北方称"鸢"。"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名呼风筝。"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西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即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中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大约唐、五代时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同时它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唐代诗人元稹曾有诗云:"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生动地描写了儿童放风筝的情景。清代郑板桥《怀潍县》中的诗句"纸花如雪满天飞",则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放风筝的盛况。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春回大地之时,人们放飞风筝,也放飞梦想。

大约500多年前的明代,风筝就已传到北韩,后又陆续传到日本、东南亚、欧洲和美洲。而中国的东南西北,到处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世代传承,风格各异,有粗犷豪放,有活泼精巧,有色彩绚丽,也有清淡素雅。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等著名风筝产地,都有重要流派的传世佳作。

曹雪芹与《南鹞北鸢考工志》

北京风筝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流派,高潮的兴起,还是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

提起曹雪芹,人们必然想起《红楼梦》。仅从《红楼梦》一书中读者就可以看到,曹雪芹对金石、书画、风筝、编织、医学、建筑、烹调、工艺、印染、雕饰等各门学问几乎无不精通,这从他撰写的《废艺斋集稿》中便可略见一斑。《南鹞北鸢考工志》属《废艺斋集稿》的第二卷,卷中有风筝图谱、制作歌诀。只要有双手,依照要求做,便可以作风筝自养。

曹雪芹所写《南鹞北鸢考工志》的缘由,记录在该书的自序中:

说曹雪芹有位朋友叫于景廉,因为"从征伤足",成了残疾人。有一天,他到曹雪芹家里,提到家境困难,一家人难以谋生。曹雪芹想到当时有富家公子以重金购买风筝玩,于是扎了几只风筝送给于景廉,让他去卖。没想到真的解了于景廉的燃眉之急。后来,于景廉向曹雪芹学了几种简单的风筝扎法,开始以扎风筝为生,之后慢慢在当地有了名气。

一次他对曹说,生活困苦的残疾人何止我一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能不能写一本工艺品制作的书,让更多的残疾人学着做,以艺自养。曹觉得于的建议有道理,便动手写了这卷《南鹞北鸢考工志》。后来,又增写了园林、书画、烹调等七卷,并将书名定为《废艺斋集稿》。

风筝讲究"扎、糊、绘、放"

"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将云拟水,鱼蟹游行于碧波",是曹氏风筝动态美的精髓所在。

在制作上,曹式风筝是一门综合艺术。通过扎、糊、绘、放四个工艺流程,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扎"就是制作风筝的骨架,这是决定一只风筝好坏的关键。曹式风筝的骨架主要是用竹子制作的,首先要将竹子劈成条,刮成所需要的厚度,然后经过烤制使其变形弯曲,成为风筝所需要的形状。曹式歌诀中"汗不去透形必还",意思是说加热时要把竹子的油烤出来,这样凉了之后就不容易变形了。然后是扎,就是将不同部位的竹条以线绳捆扎组装起来,达到"中正平直",两边对称,这样当风筝受风时才能维持平衡,顺利飞翔。

"糊"就是用纸或绢将风筝骨架糊起来,要自然、平整、随形,不能松懈、皱巴。歌诀中讲到"保稳全靠纸不松",就是这个意思。糊软翅风筝时尤其要注意两边要完全对称,糊时要用线牵着膀梢,糊好后才能剪断,而且要把画面翻过去平放在桌子上,把涂匀胶的骨架放在画面上,平整地粘好。

"绘"是表现风筝形象的重要一环。除仿真风筝之外,所表现的都是吉祥如意的题材,以表达人们祈福,盼望美好的愿望。绘画时须领会画诀含义遵循"繁而不烦,艳而不厌"的原则,使画面达到色彩明快,对比强烈,主题鲜明。此外,在绘画时还要注意色彩不宜太厚,否则会影响风筝泄风,导致放飞效果不好。

"放",顾名思义,制作风筝就是为了放飞。一只好的风筝不仅扎糊绘画要好,还得经得起放飞的检验,表现出远观效果。所以说在放飞上也要有一定的技巧。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就有一段放风筝的描写,"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绳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北方人喜欢燕子,称它为喜鸟,所以曹式风筝以沙燕居多。曹氏沙燕很好地结合了软硬两种结构的特点,大风小风往来自由。曹氏风筝用拟人手法创造的燕子家族颇为有趣:肥燕、瘦燕、幼燕、雏燕、对燕、半瘦燕,不仅形似,更追求神似,例如,要使燕子表现出像人一样地喜形于色,则必须要把握"眉上轩,见喜颜;嘴上翘,定是笑"的画法。此外,每一式沙燕风筝上还布满蝙蝠、蝴蝶、牡丹、猫、蝶、鱼等吉祥图案,各有千秋。例如,"蛱蝶寻芳"和"百蝠骈臻"是用蝙蝠拼成桃花和柳叶的形状,布满风筝的全身,象征浓浓春意;"四世同堂"则在风筝的两翼画上两只大狮子,在剪刀尾巴上画上两只小狮子,取"狮"与"世"的谐音讨个吉祥。

北京"风筝孔"

作为曹式风筝的传人之一,孔祥泽老爷子已届耄耋之年。据其子孔令民介绍,1943年,父亲孔祥泽在大学中学习雕塑时,曾帮助日本籍美术教授高见嘉十工作,偶然得以见到曹雪芹遗著《废艺斋集稿》。集稿共八卷,每卷讲一两种"鳏寡孤独而无告者"用以谋生的手艺。《南鹞北鸢考工志》是第二卷,曹雪芹在此书仲介绍了数十种风筝的扎制图式、口诀以及风筝的放飞技巧。

书是日本人金田高价在中国购得的,金田珍视此书,不允许拍照,孔祥泽只能抄录文字,摹绘图样。一个月后,还没有全部抄完,手稿就被主人携往日本,从此再无下落。

"要时刻自省我做的事是否符合自己的设想──实现曹雪芹的遗愿,为废疾无告者谋求以艺自养之道。"孔祥泽感言。

上世纪70年代末,插队回来的孔令民协助社队办了个风筝厂,70多人,大部分是残疾人,为弘扬曹先生的思想做了一件实事。孔炳彰是孔家的第三代,从小就受熏陶,对风筝很感兴趣。大学毕业后,表示想学风筝制作,这让父亲孔令民和爷爷孔祥泽十分高兴。从素描开始学起,这个年轻人踏踏实实钻研曹式风筝艺术,进步很快。"现在他的风筝制作水准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我了。我们考虑合适的时候让他进入美术院校学习,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 孔令民说。

天津的"风筝魏"

在天津,提起"风筝魏"的风筝,可说是家喻户晓,号称天津民间手工艺一绝。它的创始人,就是享誉中外的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1872-1961年)。

魏元泰自幼在一家扎彩铺当学徒,对扎风筝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对飞禽和飞虫的飞翔姿态的反复研究,他一改以往风筝以硬翅为主的风格,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风筝。这种风筝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把一尺多长的大风筝,折叠后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并在风筝着色上吸收了我国古建筑中的彩绘技法,使风筝更富有民族特色。他一生从事风筝制作,苦心钻研,大胆创新,一生研制风筝200余种,"风筝魏"的称号也就由此而来。

以"风筝魏"为代表的天津风筝,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细。筝面大多用丝绸,轻而结实,骨架选用质地细密、节长、弹性大的毛竹,用料十分考究,造型美观,彩绘精美,放飞晴空令人赏心悦目,又可放于室内以供观赏,是民间工艺的珍品。"魏记"风筝曾在1914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和奖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魏元泰逝世以后,魏慎行、魏永昌、魏永珍、魏国秋等几代传人继承家业,研制风筝,使"风筝魏"为代表的天津风筝的民间工艺不断发展。他们传授技艺,帮助杨柳青镇建起了天津风筝厂,产品远销国外。1983年魏永昌还应邀去法国传艺、培训,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来源:华夏经纬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