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华夏地区身份高贵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贱的人戴“帻”,帻本是一种包头布,用以束发。在关西秦晋一带称为“络头”,南楚湖湘一带称为“帕头",河北赵魏之间称为“幧头",说或称之为“陌头"。使用时就是用一块巾布从後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在前额打结,使巾布两角翘在前额作自然的装饰,这在当时青年男子中间,认为是一种美的打扮,所以乐府诗《日出东南隅行》有【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之句。
东汉以来有些有身份的人士,则用较完整的幅巾包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将幅巾戴法加以规范化,并以皂纱为之,作为常服。《北周书·武帝纪》说,【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折角巾"就是将幅巾叠起一角从前额向後包复,将两角置於脑後打结,所余一角自然垂於脑後,就像现在有些女子包头巾的包法。但在陕西三原隋孝和墓丶湖南湘阴隋墓丶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出土的陶俑,头上所裹幅巾,有两角於脑後打结自然下垂如带状,另两角则回到顶上打成结子作装饰,这种形式就成为初期的幞头了。
宋代俞琰《席上腐谈》卷上,说:【周武帝所制〈幞头〉不过如今之结巾,就垂两角,初无带。】正与上述的情况相符。更进一步的幞头是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所说:【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二带系脑後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幞头为什麽要在四角接上带子呢?原因是先前的幞头戴在头上,顶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带子,两角在脑後打成结後自然飘垂可成为装饰,另两角反到前面攀住发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观!武汉东湖岳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幞头,已可见到发髻隆起的外观。到了唐代,社会上流行"高冠峨髻"的风尚,所以又在幞头内衬以巾子(一种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幞头之下别施巾;象古冠下之帻也。】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巾子裹於幞头之内。】这种巾子1964年已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就是一种帽坯架,它可以决定幞头的造型,开始是平头小样,《旧唐书·舆服志》谈到唐高祖武德时期流行“平头小样巾”。以後幞头造型不断变化,武则天赐朝贵臣内高头巾子,又称为“武家诸王样”。唐中宗赐给百官英王踣样巾,式样高踣而前倾,这种式样与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开元十九年(西元731年)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罗头巾及官样巾子,又称“官样圆头巾子”。
这些幞头式样,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画中都可找到。如西安贞观四年(西元630年)李寿墓壁画丶咸阳底张湾贞观十六年(西元642年)独孤开远墓出土陶俑的幞头,顶部较低矮,里面衬的可能就是平头小样巾。礼泉马寨村麟德元年(西元664年)郑仁泰墓及西安羊头镇总章元年李爽墓出土陶俑,幞头顶部增高,似衬高头巾子。高而前踣的式样,唐开元二年(西元714年)戴令言墓出土陶俑中可以见到。天宝年间幞头顶部像两个圆球,该式样在唐天宝三年(西元744年)豆卢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见到。到晚唐时期,巾子造型变直变尖。至於包裹巾子的幞头,唐以前用缯绢,唐代改用黑色薄质罗丶纱,并且有专门做幞头用的薄质幞头罗丶幞头纱。
幞头系在脑後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开始称为“垂脚”或“软脚”。後来两根垂在脑後的带子加长,打结後可作装饰,称为“长脚罗幞头”。神龙二年(西元706年)章怀太子李贤墓石椁线雕人物中有这种形象。唐神龙年间(西元705年至706年)幞头所垂两脚形状变成或圆或阔,并在周边用丝弦或铜丝丶铁丝作骨,衬以纸绢,这种幞头脚就是能够翘起的硬脚,称为翘脚幞头。到五代时,翘脚幞头广泛流行,《云麓漫钞》说【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於下,或如团扇,焦叶之状,合把於前。伪孟蜀(西元934年至960年,後蜀)始以采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馀,谓之龙角。至刘汉祖(西元917年至974年,南汉)始仕晋为并州衙役,裹幞头左右长尺馀,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文中开始把幞头脚改称幞头角,这种两只长角横直平展的幞头,叫作展角幞头,展角并不固定在幞头上,可以随时装卸。
幞头起初由一块民间的包头布,逐步演变成衬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後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最後形成帽身端庄丰满,展角於动势中扩大视觉空间,使虚实动静结合,于平衡中求变化,脱戴方便,华贵而又活泼的华夏民族冠帽,因此,它能历久不变,一直流行到17世纪的明末清初,才被满式冠帽所取代。明丘浚《大学衍义补》胡寅注指出,【古者宾丶祭丶丧丶燕丶戎事,冠各有宜。纱幞既行,诸冠尽废。稽之法象,果何所侧?求之意义,果何所据?】幞头从民间实用的包头布起步,它的流行,没有法象作什麽根据,也没有什麽牵强的寓意,而它在中华服饰史中存在的时间竟那麽悠长,这对於发掘民族服饰文化演变的规律,是能够从中获得启发的。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唐代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