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和稻米期货价格均创下历史新高,黄豆升至34年高点,全球农产品价格已登上更高基准,预料世界主要经济体将面临第二波食品价格上涨。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周五盘后电子交易小麦2008年3月期货首度涨破每蒲式耳10美元,1月稻米期货写下每英担13.310美元的天价,黄豆每蒲式耳11.9225美元的价格创1973年6月以来高点,玉米价格也升至11年高点。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这些创纪录的价格在今天成为食品业的基准,连锁上涨效应将在未来数月传达消费者层面,增加通膨压力。
批发市场今年夏季出现的第一波谷类食品价格上涨,现在已经渗透到整个供应链,导致通膨上升。美国顾问公司"先进经济解答"分析师赖普指出:"今年的粮价上涨速度是1980年代以来最快纪录,但涨价的最严重影响要到2008年才会出现。"他并且预测,未来五年粮价上涨幅度将达7.5%,远高于过去十年的2.3%平均幅度。
欧元区11月份粮食价格涨幅达4.3%,推动欧元区的通膨率从10月份的2.6%升至3.1%,创下六年新高。在美国,11月份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8%,带动整体通膨率升至4.3%;而英国10月份食品价格涨幅已达到5.1%。
在上周五的交易中,明年3月交割的小麦和玉米期货合约新基准价格,比即将到期的12月小麦期货价都高出4%以上。
大宗农业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需求上升、欠收和粮食库存减少的结果,加上生质燃料抢走玉米原料,新兴经济体肉类和奶制品消费增加,都增加农业大宗商品的供给压力。据美农业部预测,全球玉米库存将跌至33年最低纪录,仅够7.5周所需;全球小麦库存仅够9.3周所需,为47年低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全球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