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虚拟式海洋教育?

 2007-11-24 13:2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二○○七年教育部正式研订「海洋教育政策白皮书」,将投入更多资源在海洋教育上。

从台湾还在捕鲸鲨、台塑炼钢厂的环评审查漠视中华白海豚的生存权、全台的海岸线消波块林立、环岛公路即将破坏台东南田到屏东旭海的自然海岸、苏花高速公路的规划、垦丁公园的不断开发破坏海洋生态。更夸张的是,紧邻国立海洋生物馆的后湾陆蟹栖地被建商整地而造成大量死伤,这些极为负面的海洋事件见证台湾的海洋教育,其实跟我们的海岸及海洋一样,已体无完肤,伤痕累累!

越多的海洋生物被引进海生馆,就代表无数的大海生命从其栖地被捕捉,而被剥夺自由。当我们惊奇于壮硕、特殊的海洋生物奇景呈现于眼前,并引以自豪时,我们的海洋教育是倒退还是进步?

当海生馆的营运蒸蒸日上,每年近六百万的人潮,不仅不能带动周遭海岸栖地的保育与邻近渔村文化的提升,反而让我们看到日渐破坏的陆蟹栖地与萧条的后湾与射寮渔村。

海洋教育的核心目标,不是应朝向栖地的保护与优良渔业文化的传承与建构吗?当政府如火如荼推动海洋教育之际,除了提升国人的海洋基本知能外,更应鼓励大家透过专业的协助走入海岸社区、渔村、沿海环境。从事调查、访谈、担任海洋志工、海岸生态巡守员等等,一点一滴建构属于台湾海岛独有的海洋性格与海洋文化。当我们能欣赏老渔民动人的生命情怀与一幕幕大海的故事,属于大海的养分才能滋润涵养我们。

海洋教育的内涵当然包括国人一向缺乏的海洋知识,但更重要的还是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对海洋和海洋生物的尊重、反省与谦卑。身为海洋的民族,理应敞开胸怀倾听先民的海洋智慧与务实了解海洋的现况,让深邃的大海洗炼、唤醒我们尘封已久的海洋本能。

海生馆或许带给许多国人欢乐与「虚拟」的海洋体验,加上些许点缀式的「海洋教育」,其实背后是牺牲了无数海洋生命自由权所换来的代价!当无数游客成就海生馆的繁荣,周遭海岸栖地与渔村文化却无法有效保护与共存共荣时,海生馆的营运价值是否必须调整呢?

(作者为屏东县教师会生态教育中心执行长)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