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文革”后参加高考的回忆

 2007-07-07 01:0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今年是“革”后恢复高考30周年。那时我正在黑龙江的一个农场里。在连队里我被称为“百科全书”,其实咱也就是有点文科知识,数理化一窍不通。“文革”开始的1966年我刚刚小学毕业,能有多少文化知识?后来下乡的那些年也就是成天干活。

  我记得1977年高考是在深秋。在这之前已经听到风声,可我们这些“69届”(1969年算是初中毕业,但在中学里没学一点点知识)的对高考都没怎么在意。因为个个觉得自己文化水平太差,反正也考不上。不过我还是报了名。上大学终于有了自愿报名参加考试,心里还是高兴的。以往都是“各级领导推荐”上大学(所谓“工农兵学员”),咱这种“出身”极其糟糕的主儿想都不要想。

  那时农场擅自规定,所有报名参加考试的人都要参加农场组织的“初考”。理由是参加考试的人太多,先要“刷”掉大部份。我们对这个“初考”的看法是:土皇上们希望让自己的子女通过考试上大学,他们想用“初考”先把自己子女的竞争对手“刷”下大部份,这样,再到总场参加真正的高考,考上的可能性会大。这种想法有多混蛋!可当时“天高皇帝远”,谁又奈何得了他们?

  记得那天是到分场小学校参加“初考”。场面相当混乱,干部们的孩子(他们不是叫张中国就叫李国际,还有王冬梅什么的),凡是高中毕业的都来参加了。试题一发下来,他们就不断地上厕所、喝水,其实是到外边找人帮他们答题。这些帮忙的“军师”都是年纪比我们大五、六岁的上海“知青”(中专毕业)。我是没看到那场面。目击者说,那些上海“知青”看起来比干部的孩子都着急,表情丰富地给那些木头脑袋讲如何答题,真是“急死太监”。我现在还在为这些上海“知青”脸红。既然能答这些“初考”的题目,为什么自己不参加高考?太精明有余了吧?生怕考不上,回头农场的干部整治他们?不谈他们吧。

  后来有知情者说,“初考”的试题实际上在头天晚上都透露给“李国际”、“张中国”们了,可他们实在太笨,怎么也搞不懂。

  我也考得特露怯。记得就考政治和数学,当时有道政治题,问“粉碎四人帮”时谁是国防部长。我知道是叶剑英,可忽然忘掉“剑”怎么写了。只好用汉语拼音。别的政治题都能答上来。可是您知道,这都得事先背“标准答案”的,我的答题就是够出书的水平,要是不符合“标准答案”也是白搭。数学更不要提了,整个就是不会。
  “初考”当然是过不去了。看到那些干部的孩子都过了“初考”去总场参加高考,我心里真是愤愤的(当然他们一个也考不上大学)。

  1978年农场仍要求本场的考生先“初考”。那时我这个“笨蛋”还在农场,想一想,没参加,放弃了,转而搞“病退”。你农场不让我考,老子回北京再去考。

  1979年初我回到北京。经过几个月的复习我参加了高考。当时感觉不错,也发挥了水平。不过有道20分得地理题完全答错了!刚出考场就意识到了。结果我没有考过录取分数线,差三分(主要政治考得太惨,才30分)!当年北京没有分校扩招。我没能如愿上大学。

  1980年再考。我经过将近一年周密复习又进考场。这次我发挥得极其糟糕(政治还是不及格),太紧张了。不过还是勉强考上了北京经济学院。上学一看,我的同学都比我小七、八岁,年龄差距最大的十岁。同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得知我当时都27岁了,就“这么老了还上大学”地惊呼。咱当时倍儿惭愧。

  在大学我学习努力。数学都能混到80分(绝对不做弊),年年“三好学生”。但“党史”几乎不及格。您说咱这么关心政治的主儿怎么总考不好政治?!唉,我当时就该背“标准答案”(说真的,“标准答案”背多了,人能变成白痴)。
来源:读者推荐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