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春,诸葛亮第六次出师北伐,在渭水与司马懿率领的魏军相持不下。不久诸葛亮染病。这是他病逝前在军营中写给妻子黄氏的一封信。后来此信在战乱中为其府中下人所获并秘藏。此后子孙传抄,视为至宝。如今却被我有幸无意间在野外游玩时发现。一读之下,深为感佩。虽然后来意外遗失,幸好其中大意我已深深记住。现在摹其意复写其信,使后人能体会先贤的胸襟和情怀。
贤妻:
今已与司马懿相距月余了!自从上月上方谷一役战败后,司马懿便坚守不出,任我百般挑衅、侮辱、示弱,也不敢出来与我军决战。前日我派使者
送女人衣服给他以示羞辱,没想到他居然笑纳,还向使者询问我的起居情况。想必他已经料到我病了,想用坚守来拖垮我。唉,魏军不断会有援军补充,而我军兵源已竭。若不速战速决,打垮魏军,如此拖下去,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梦想岂不终成泡影?九泉之下,我又如何面对先帝的英魂?
想我自幼勤学,遍访名师,博览群书。淡泊名利,不娱声色。于草庐之中修身养性,积聚才德。弱冠之后,常听人们说起你才德兼备,贤淑温良,所以厚着脸皮托人说媒求娶于你父亲。成亲之后,你在生活上对我照顾周到,于学识上常为我指点迷津,使我获益良多,既是我的贤内助也是我的良师。
我自认为才德可比管仲、乐毅,想在乱世之中择一明主相随,一展济世之才,匡扶天下,安定百姓。虽然乱世之初群雄并起,但我料定成大事者必只有曹操、先帝和孙权。曹操狼子野心,狠毒霸道,挟天子以令诸侯,必为后世人所唾弃,非明主也。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割据江东,只可自守,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我也不能相从。惟有先帝乃汉室之胄,仁义布于四海,素得民心,又有兴复汉室、安定天下之志。他才是我愿意追随的明主啊。虽然先帝此时势力弱小,但有我的辅佐必能成就伟业。幸运的是好友水镜先生和徐元直向先帝推荐了我。求贤若渴的先帝自然会来找我。但我为了考验先帝的诚意,故意在他前两次来访时出游,在第三次来时才见了他,以成就先帝求贤的美名,使更多的贤才来投靠先帝。一番深谈之后,我为先帝忧国忧民的胸怀所感动,更确定了我原来的判断。从此倾心跟随,开始了兴复汉室、统一天下的艰难征程。
事情在一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按照我与先帝的筹划,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了曹操,取得了荆州、襄阳等原属于刘表的地盘,终于有了稳固的立足之地。此后更向西夺取了益州,继而在争夺汉中的战争中打败了曹操,完全占有了东西两川。此时先帝已占有大片地盘,左右也是人才济济,文武齐备。只可惜我的好友、其才不在我之下的庞统在取西川时不幸身亡,使先帝痛失良辅。呜呼!若有他在,我们的事业就会顺利完成了。在我以为汉室可兴、天下可定的时候,局势急转而下。按照原来的筹划,先帝派关羽率荆州之兵进攻樊城,自己则率蜀中之兵出汉中,东西两路夹击曹操。谁料东吴竟然乘机偷袭荆州,并联合曹操攻打关羽,致使关羽兵败被杀,荆州丢失,完全打乱我们的战略部署。虽然究其原因,是关羽刚强自负,轻视孙权,违背了我“北据曹操,南和孙权”的战略,自取灭亡,但是这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先帝虽然志于兴复汉室,无奈太重兄弟情意,闻知关羽死于孙权之手,不顾我的苦谏,竟决意起倾国之兵伐吴。我知先帝此去必败无疑,然而也无计可施,只有代先帝谨守西川,以防曹魏。后先帝果然败于陆逊之手,退守白帝城,不久崩于此地。临终之前,先帝托后事于我,并说我可自立为成都之主。苍天可鉴,我一心辅佐先帝,绝无半点僭越之意。先帝本来深知我心,只是担心后主才德不举,担负不起兴复汉室的重任,所以如此说。我也只有继承先帝的遗志,竭尽忠诚,承担起辅佐后主,兴复汉室的重担,以报先帝知遇之恩。至于成与不成,已经不是我能预料的了。
后主初登大位,万事未定。国力因为南伐孙权而大为削弱。荆、襄失落,曹魏入寇,南方少数民族乘机作乱。当此之计,惟有修好与孙权的关系,与之结成联盟,以免腹背受敌;谨守边关,挫败曹魏的进攻。然后勤修内政,平定内乱,增强国力,训练兵马,以图北伐中原。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些目的都已经达到了。于是我向后主敬献《出师表》,请求北伐,以达成先帝的遗志。第一次北伐,我准备充分,出师后节节胜利,顺利地打到了长安。此前更有原降魏之将孟达愿意率部归附我朝,与我共展北伐之业。这令我欣喜异常,以为离成功不远了。谁料魏主突然任命被我用反间计撤下的司马懿为主将,迅速出兵消灭了孟达,并向我进攻。战势逆转,我被迫转攻为守。就在此时,我犯了一个令我后悔终身的错误,任命了参军马谡守卫战略要地街亭。结果导致街亭失守,我军前后不能连贯,有被敌人分割的危险。我只好兵行险着,率全军迅速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实在可惜!在这次北伐中,我犯了用人不当的严重错误。先帝临终之前曾叮嘱过我,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先帝识人至明,他担心我因感情用事而重用马谡会坏了大事,所以特意嘱咐。回想起来惭愧莫名,我有负先帝的重托啊!
贤妻:
今已与司马懿相距月余了!自从上月上方谷一役战败后,司马懿便坚守不出,任我百般挑衅、侮辱、示弱,也不敢出来与我军决战。前日我派使者
送女人衣服给他以示羞辱,没想到他居然笑纳,还向使者询问我的起居情况。想必他已经料到我病了,想用坚守来拖垮我。唉,魏军不断会有援军补充,而我军兵源已竭。若不速战速决,打垮魏军,如此拖下去,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梦想岂不终成泡影?九泉之下,我又如何面对先帝的英魂?
想我自幼勤学,遍访名师,博览群书。淡泊名利,不娱声色。于草庐之中修身养性,积聚才德。弱冠之后,常听人们说起你才德兼备,贤淑温良,所以厚着脸皮托人说媒求娶于你父亲。成亲之后,你在生活上对我照顾周到,于学识上常为我指点迷津,使我获益良多,既是我的贤内助也是我的良师。
我自认为才德可比管仲、乐毅,想在乱世之中择一明主相随,一展济世之才,匡扶天下,安定百姓。虽然乱世之初群雄并起,但我料定成大事者必只有曹操、先帝和孙权。曹操狼子野心,狠毒霸道,挟天子以令诸侯,必为后世人所唾弃,非明主也。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割据江东,只可自守,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我也不能相从。惟有先帝乃汉室之胄,仁义布于四海,素得民心,又有兴复汉室、安定天下之志。他才是我愿意追随的明主啊。虽然先帝此时势力弱小,但有我的辅佐必能成就伟业。幸运的是好友水镜先生和徐元直向先帝推荐了我。求贤若渴的先帝自然会来找我。但我为了考验先帝的诚意,故意在他前两次来访时出游,在第三次来时才见了他,以成就先帝求贤的美名,使更多的贤才来投靠先帝。一番深谈之后,我为先帝忧国忧民的胸怀所感动,更确定了我原来的判断。从此倾心跟随,开始了兴复汉室、统一天下的艰难征程。
事情在一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按照我与先帝的筹划,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了曹操,取得了荆州、襄阳等原属于刘表的地盘,终于有了稳固的立足之地。此后更向西夺取了益州,继而在争夺汉中的战争中打败了曹操,完全占有了东西两川。此时先帝已占有大片地盘,左右也是人才济济,文武齐备。只可惜我的好友、其才不在我之下的庞统在取西川时不幸身亡,使先帝痛失良辅。呜呼!若有他在,我们的事业就会顺利完成了。在我以为汉室可兴、天下可定的时候,局势急转而下。按照原来的筹划,先帝派关羽率荆州之兵进攻樊城,自己则率蜀中之兵出汉中,东西两路夹击曹操。谁料东吴竟然乘机偷袭荆州,并联合曹操攻打关羽,致使关羽兵败被杀,荆州丢失,完全打乱我们的战略部署。虽然究其原因,是关羽刚强自负,轻视孙权,违背了我“北据曹操,南和孙权”的战略,自取灭亡,但是这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先帝虽然志于兴复汉室,无奈太重兄弟情意,闻知关羽死于孙权之手,不顾我的苦谏,竟决意起倾国之兵伐吴。我知先帝此去必败无疑,然而也无计可施,只有代先帝谨守西川,以防曹魏。后先帝果然败于陆逊之手,退守白帝城,不久崩于此地。临终之前,先帝托后事于我,并说我可自立为成都之主。苍天可鉴,我一心辅佐先帝,绝无半点僭越之意。先帝本来深知我心,只是担心后主才德不举,担负不起兴复汉室的重任,所以如此说。我也只有继承先帝的遗志,竭尽忠诚,承担起辅佐后主,兴复汉室的重担,以报先帝知遇之恩。至于成与不成,已经不是我能预料的了。
后主初登大位,万事未定。国力因为南伐孙权而大为削弱。荆、襄失落,曹魏入寇,南方少数民族乘机作乱。当此之计,惟有修好与孙权的关系,与之结成联盟,以免腹背受敌;谨守边关,挫败曹魏的进攻。然后勤修内政,平定内乱,增强国力,训练兵马,以图北伐中原。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些目的都已经达到了。于是我向后主敬献《出师表》,请求北伐,以达成先帝的遗志。第一次北伐,我准备充分,出师后节节胜利,顺利地打到了长安。此前更有原降魏之将孟达愿意率部归附我朝,与我共展北伐之业。这令我欣喜异常,以为离成功不远了。谁料魏主突然任命被我用反间计撤下的司马懿为主将,迅速出兵消灭了孟达,并向我进攻。战势逆转,我被迫转攻为守。就在此时,我犯了一个令我后悔终身的错误,任命了参军马谡守卫战略要地街亭。结果导致街亭失守,我军前后不能连贯,有被敌人分割的危险。我只好兵行险着,率全军迅速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实在可惜!在这次北伐中,我犯了用人不当的严重错误。先帝临终之前曾叮嘱过我,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先帝识人至明,他担心我因感情用事而重用马谡会坏了大事,所以特意嘱咐。回想起来惭愧莫名,我有负先帝的重托啊!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诸葛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