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曾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南瞻部洲东北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释迦牟尼佛说的是天国世界,可是世间的地理环境是依照天国世界的地理环境进行构造的。这里的文殊师利指的就是文殊菩萨。“文殊师利”是梵文Maj□sri的音译,为 “妙德”、“妙吉祥”之意。相传他出生时家中现出十大祥瑞,因而得名。文殊菩萨通常供奉在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左边,为左胁侍。佛经中说:文殊菩萨坐莲台,骑狮子,道场在五台山。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亦曰:“东北有山,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这里所说的清凉山就是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的五台山。为什么叫五台山呢?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据说以前这里有五座山峰,名为“五峰山”。由于这里干旱少雨,人们生活的十分艰难。文殊菩萨来到这里后,决心帮助这些人。于是她化作老和尚来到龙宫,对龙王说要用歇龙石,也就是龙歇息的地方。龙王看她老迈,就说你要搬得动就拿走吧。文殊菩萨用手一点,歇龙石就变小了。歇龙石被文殊菩萨带回了五峰山后,整座山的气候就变的凉爽舒适起来。此后,人们就把这块歇龙石叫做清凉石,五峰山叫做清凉山。龙王的儿子们回来后非常生气,就来寻找歇龙石。因为找寻不到,他们就把五座山峰扫平变成了五个平台。这五个平台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峰。因五峰的峰顶平坦宽广,“有如垒土之台”,故后名“五台山”。五台山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五台山的五台犹如五顶,地理和地理形势与《华严经》中描述的文殊菩萨的住处极其相似。据说,当年文殊菩萨常常端坐在歇龙石上讲经说法,周围有数百僧徒聚坐聆听。
不过,一些史籍中认为五台山最早是道家修行的所在。《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震旦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似乎说明当时五台山确实为修道之人所踞。
大约在唐朝时,五台山正式被确认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山西通志卷》记载了唐太宗所言,“五台山者,文殊閟室,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盛唐时期,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多人。唐武宗灭佛后,五台山的修炼环境遭到破坏,僧人减少。宋元时又重新开始发展起来,兴建了一批寺庙。明清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到了鼎盛,喇嘛教开始兴盛,而且清朝皇帝频频朝礼五台山,这进一步提升了其地位。
自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原以来,在五台山上修行的高僧历代不绝。著名的僧人有唐代的澄观、志远,宋代的真宝,元朝的文才、弘教,明朝的憨山德清、云栖株宏、紫柏真可、藕益智旭,清朝的第二世章嘉呼图克图等。盛唐时,来自印度、日本、蒙古、朝鲜、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徒,很多人都到五台山来朝圣求法,有些甚至留在五台山修行终身。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惠萼、灵仙、圆仁、慧运、圆修、宗睿等等。
早在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上开始建造寺庙。此后,魏、齐、隋、唐、宋、元、明、清,屡经修建扩建,形成了一片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目前尚存寺庙58座,比较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文殊寺)、南山寺、碧山寺、金阁寺、圆照寺、广宗寺、竹林寺等。
五台山历史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寺庙显通寺据说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原名大孚灵鹫寺。明万历时的镇澄和尚在其编撰的《清凉志》中说:“汉明帝时,摩腾西至,以慧眼观清凉山乃文殊化宇,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阿育王,此云无忧天竺铁轮王也,能驱使鬼神,将佛舍利造八万四千塔藏之,散布阎浮,五台山有一焉。奏帝建寺,额曰大孚灵鹫寺,大孚,弘信也,帝以始信佛化,故以名焉。出感通传。”不过,也有人认为是北魏时期兴建。唐高宗时的高僧释慧祥编撰的《清凉传》说:“大孚图寺(即大孚灵鹫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唐代武则天以新译《华严经》中记载有五台山,乃更名为大华严寺。
《广清凉传》记载:唐景云年间,主持大华严寺的高僧法云打算为文殊菩萨塑一尊像。一个叫安生的工匠前来应募,但他说:“如果不亲眼看到菩萨的真身,塑出的雕像一定会有不准确的地方。”于是,法云和安生一起焚香叩拜,祈求文殊菩萨现出真身。不久,文殊菩萨显现在大殿上。安生又惊又喜,伏地乞求菩萨可以留一顿饭的工夫,以使自己可以塑好雕像。安生对照菩萨的真容进行雕塑。从初摹到完工,文殊菩萨一共现身七十二次。而安生所雕塑的佛像亦是栩栩如生。文殊菩萨的圣灵显现,使远近皈依佛门的僧众越来越多。到了明朝,明太祖重修该寺,又赐额“大显通寺”。目前,显通寺占地面积约120亩,各种建筑400余座。
在显通寺南侧的塔院寺,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原来属于显通寺的一部分,后在明朝永乐年间独立建寺。因为院内修建有一座大白塔,故名塔院寺。大白塔通常被人们看作是五台山的标志。“塔”是梵文的音译,读作“浮图”,意思是“坟”。它起源于印度,最初是埋藏释迦牟尼舍利建筑物,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据说,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八万四千颗舍利,被八国分去,200年后,孔雀王朝的君主阿育王皈依了佛教,从八国索回舍利,建了八万四千座塔,每座下面有一枚,分布在大千世界,中国有十九座,大白塔便是其中的一座,所以此塔也称作释迦佛真身舍利塔。
大白塔基座呈八角形,大南面(俗称正面)正对着“大慈延寿宝殿”的后墙 ,有三个很浅的石洞,中间石洞上刻着释迦牟尼的足迹图。脚印“长一尺六寸,广六寸,足心有千轮相和宝瓶鱼剑图。足趾上各刻‘卍’字”。根据碑文上的解释,释迦牟尼去世前将脚形印在石上,并对弟子阿难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见足迹,瞻礼供奉,就能免罪消灾。”唐僧玄奘到西域取经时,同时把佛足迹拓印带了回来。唐太宗敕文刻于石上并将之供奉于宗庙。明代,人们再次整修大白塔,时有云游僧人前来献佛足图,因此在此刻碑。北面(俗称后面)正对着大藏经阁,也有一石洞,洞内供奉着护法神韦驮。大白塔的下层俗称塔殿,内有文殊、观世音、普贤、地藏等四菩萨和一尊释迦佛像。
菩萨顶位于显通寺北侧的鹫峰上。相传文殊菩萨就居住在山顶上,故起名叫菩萨顶,亦称文殊寺。始建于北魏,到了清朝顺治年间,重修后改为黄庙,由喇嘛主持。菩萨顶上,建有一座华丽的木牌楼,上有康熙皇帝书写的“灵峰胜境”的匾额。
在距台怀镇15公里处,有一座寺庙名为金阁寺。它是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由从印度来华的三藏法师不空,根据文殊菩萨显圣处“金阁浮空”而建造了金阁寺。但它在唐武宗灭佛时被摧毁。还有位于台怀镇南清水河西侧的镇海寺,罗□寺山门东侧的广仁寺等、灵应寺、普济寺等,里面都供奉着佛家塑像,都留有修佛之人的足迹。
五台山历史悠久,历朝皇帝、皇后遣使朝拜五台山者,自北魏到清朝从未间断。比如,唐代自太宗至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至于百辟归崇,殊帮继供,不可悉记矣。”
清代张铣有诗《偕常铭卿孝廉游五台山歌》曰:
殿上伐木声丁丁,
游客到此心转清。
前朝题记读不得,
断碣摩娑生光明。
道人肃客色足恭,
山泉味淡情愈浓。
山崔嵬兮复崔嵬,
太玄洞兮山之隈。
童子秉炬擦幽险,
出入欢笑声若雷。
拂尘坐阶少休憩,
山鸟惊飞窥人来。
──转自《正见网》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亦曰:“东北有山,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这里所说的清凉山就是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的五台山。为什么叫五台山呢?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据说以前这里有五座山峰,名为“五峰山”。由于这里干旱少雨,人们生活的十分艰难。文殊菩萨来到这里后,决心帮助这些人。于是她化作老和尚来到龙宫,对龙王说要用歇龙石,也就是龙歇息的地方。龙王看她老迈,就说你要搬得动就拿走吧。文殊菩萨用手一点,歇龙石就变小了。歇龙石被文殊菩萨带回了五峰山后,整座山的气候就变的凉爽舒适起来。此后,人们就把这块歇龙石叫做清凉石,五峰山叫做清凉山。龙王的儿子们回来后非常生气,就来寻找歇龙石。因为找寻不到,他们就把五座山峰扫平变成了五个平台。这五个平台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峰。因五峰的峰顶平坦宽广,“有如垒土之台”,故后名“五台山”。五台山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五台山的五台犹如五顶,地理和地理形势与《华严经》中描述的文殊菩萨的住处极其相似。据说,当年文殊菩萨常常端坐在歇龙石上讲经说法,周围有数百僧徒聚坐聆听。
不过,一些史籍中认为五台山最早是道家修行的所在。《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震旦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似乎说明当时五台山确实为修道之人所踞。
大约在唐朝时,五台山正式被确认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山西通志卷》记载了唐太宗所言,“五台山者,文殊閟室,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盛唐时期,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多人。唐武宗灭佛后,五台山的修炼环境遭到破坏,僧人减少。宋元时又重新开始发展起来,兴建了一批寺庙。明清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到了鼎盛,喇嘛教开始兴盛,而且清朝皇帝频频朝礼五台山,这进一步提升了其地位。
自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原以来,在五台山上修行的高僧历代不绝。著名的僧人有唐代的澄观、志远,宋代的真宝,元朝的文才、弘教,明朝的憨山德清、云栖株宏、紫柏真可、藕益智旭,清朝的第二世章嘉呼图克图等。盛唐时,来自印度、日本、蒙古、朝鲜、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徒,很多人都到五台山来朝圣求法,有些甚至留在五台山修行终身。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惠萼、灵仙、圆仁、慧运、圆修、宗睿等等。
早在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上开始建造寺庙。此后,魏、齐、隋、唐、宋、元、明、清,屡经修建扩建,形成了一片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目前尚存寺庙58座,比较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文殊寺)、南山寺、碧山寺、金阁寺、圆照寺、广宗寺、竹林寺等。
五台山历史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寺庙显通寺据说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原名大孚灵鹫寺。明万历时的镇澄和尚在其编撰的《清凉志》中说:“汉明帝时,摩腾西至,以慧眼观清凉山乃文殊化宇,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阿育王,此云无忧天竺铁轮王也,能驱使鬼神,将佛舍利造八万四千塔藏之,散布阎浮,五台山有一焉。奏帝建寺,额曰大孚灵鹫寺,大孚,弘信也,帝以始信佛化,故以名焉。出感通传。”不过,也有人认为是北魏时期兴建。唐高宗时的高僧释慧祥编撰的《清凉传》说:“大孚图寺(即大孚灵鹫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唐代武则天以新译《华严经》中记载有五台山,乃更名为大华严寺。
《广清凉传》记载:唐景云年间,主持大华严寺的高僧法云打算为文殊菩萨塑一尊像。一个叫安生的工匠前来应募,但他说:“如果不亲眼看到菩萨的真身,塑出的雕像一定会有不准确的地方。”于是,法云和安生一起焚香叩拜,祈求文殊菩萨现出真身。不久,文殊菩萨显现在大殿上。安生又惊又喜,伏地乞求菩萨可以留一顿饭的工夫,以使自己可以塑好雕像。安生对照菩萨的真容进行雕塑。从初摹到完工,文殊菩萨一共现身七十二次。而安生所雕塑的佛像亦是栩栩如生。文殊菩萨的圣灵显现,使远近皈依佛门的僧众越来越多。到了明朝,明太祖重修该寺,又赐额“大显通寺”。目前,显通寺占地面积约120亩,各种建筑400余座。
在显通寺南侧的塔院寺,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原来属于显通寺的一部分,后在明朝永乐年间独立建寺。因为院内修建有一座大白塔,故名塔院寺。大白塔通常被人们看作是五台山的标志。“塔”是梵文的音译,读作“浮图”,意思是“坟”。它起源于印度,最初是埋藏释迦牟尼舍利建筑物,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据说,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八万四千颗舍利,被八国分去,200年后,孔雀王朝的君主阿育王皈依了佛教,从八国索回舍利,建了八万四千座塔,每座下面有一枚,分布在大千世界,中国有十九座,大白塔便是其中的一座,所以此塔也称作释迦佛真身舍利塔。
大白塔基座呈八角形,大南面(俗称正面)正对着“大慈延寿宝殿”的后墙 ,有三个很浅的石洞,中间石洞上刻着释迦牟尼的足迹图。脚印“长一尺六寸,广六寸,足心有千轮相和宝瓶鱼剑图。足趾上各刻‘卍’字”。根据碑文上的解释,释迦牟尼去世前将脚形印在石上,并对弟子阿难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见足迹,瞻礼供奉,就能免罪消灾。”唐僧玄奘到西域取经时,同时把佛足迹拓印带了回来。唐太宗敕文刻于石上并将之供奉于宗庙。明代,人们再次整修大白塔,时有云游僧人前来献佛足图,因此在此刻碑。北面(俗称后面)正对着大藏经阁,也有一石洞,洞内供奉着护法神韦驮。大白塔的下层俗称塔殿,内有文殊、观世音、普贤、地藏等四菩萨和一尊释迦佛像。
菩萨顶位于显通寺北侧的鹫峰上。相传文殊菩萨就居住在山顶上,故起名叫菩萨顶,亦称文殊寺。始建于北魏,到了清朝顺治年间,重修后改为黄庙,由喇嘛主持。菩萨顶上,建有一座华丽的木牌楼,上有康熙皇帝书写的“灵峰胜境”的匾额。
在距台怀镇15公里处,有一座寺庙名为金阁寺。它是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由从印度来华的三藏法师不空,根据文殊菩萨显圣处“金阁浮空”而建造了金阁寺。但它在唐武宗灭佛时被摧毁。还有位于台怀镇南清水河西侧的镇海寺,罗□寺山门东侧的广仁寺等、灵应寺、普济寺等,里面都供奉着佛家塑像,都留有修佛之人的足迹。
五台山历史悠久,历朝皇帝、皇后遣使朝拜五台山者,自北魏到清朝从未间断。比如,唐代自太宗至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至于百辟归崇,殊帮继供,不可悉记矣。”
清代张铣有诗《偕常铭卿孝廉游五台山歌》曰:
殿上伐木声丁丁,
游客到此心转清。
前朝题记读不得,
断碣摩娑生光明。
道人肃客色足恭,
山泉味淡情愈浓。
山崔嵬兮复崔嵬,
太玄洞兮山之隈。
童子秉炬擦幽险,
出入欢笑声若雷。
拂尘坐阶少休憩,
山鸟惊飞窥人来。
──转自《正见网》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山岳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