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山嶽仙跡探微:五臺山─萬聖幽棲

作者:牟梅  2007-03-16 14: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釋迦牟尼佛曾對金剛密跡主菩薩說:「我滅度後,於南瞻部洲東北有國名大震那,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釋迦牟尼佛說的是天國世界,可是世間的地理環境是依照天國世界的地理環境進行構造的。這裡的文殊師利指的就是文殊菩薩。「文殊師利」是梵文Maj□sri的音譯,為 「妙德」、「妙吉祥」之意。相傳他出生時家中現出十大祥瑞,因而得名。文殊菩薩通常供奉在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左邊,為左脅侍。佛經中說:文殊菩薩坐蓮臺,騎獅子,道場在五臺山。

《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亦曰:「東北有山,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這裡所說的清涼山就是位於山西省東北部五臺縣的五臺山。為什麼叫五臺山呢?這裡還有一個傳說。據說以前這裡有五座山峰,名為「五峰山」。由於這裡乾旱少雨,人們生活的十分艱難。文殊菩薩來到這裡後,決心幫助這些人。於是她化作老和尚來到龍宮,對龍王說要用歇龍石,也就是龍歇息的地方。龍王看她老邁,就說你要搬得動就拿走吧。文殊菩薩用手一點,歇龍石就變小了。歇龍石被文殊菩薩帶回了五峰山後,整座山的氣候就變的涼爽舒適起來。此後,人們就把這塊歇龍石叫做清涼石,五峰山叫做清涼山。龍王的兒子們回來後非常生氣,就來尋找歇龍石。因為找尋不到,他們就把五座山峰掃平變成了五個平臺。這五個平臺是東臺望海峰、西臺挂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斗峰和中臺翠峰。因五峰的峰頂平坦寬廣,「有如壘土之臺」,故後名「五臺山」。五臺山五峰之外稱臺外,五峰之內稱臺內。五臺山的五臺猶如五頂,地理和地理形勢與《華嚴經》中描述的文殊菩薩的住處極其相似。據說,當年文殊菩薩常常端坐在歇龍石上講經說法,周圍有數百僧徒聚坐聆聽。

不過,一些史籍中認為五臺山最早是道家修行的所在。《道經》裡稱五臺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震旦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似乎說明當時五臺山確實為修道之人所踞。
大約在唐朝時,五臺山正式被確認為文殊菩薩的道場。《山西通志卷》記載了唐太宗所言,「五臺山者,文殊閟室,萬聖幽棲,境系太原,實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盛唐時期,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多人。唐武宗滅佛後,五臺山的修煉環境遭到破壞,僧人減少。宋元時又重新開始發展起來,興建了一批寺廟。明清時期,五臺山佛教發展到了鼎盛,喇嘛教開始興盛,而且清朝皇帝頻頻朝禮五臺山,這進一步提升了其地位。

自佛教在東漢傳入中原以來,在五臺山上修行的高僧歷代不絕。著名的僧人有唐代的澄觀、志遠,宋代的真寶,元朝的文才、弘教,明朝的憨山德清、雲棲株宏、紫柏真可、藕益智旭,清朝的第二世章嘉呼圖克圖等。盛唐時,來自印度、日本、蒙古、朝鮮、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的佛教徒,很多人都到五臺山來朝聖求法,有些甚至留在五臺山修行終身。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惠萼、靈仙、圓仁、慧運、圓修、宗睿等等。

早在東漢永平年間,五臺山上開始建造寺廟。此後,魏、齊、隋、唐、宋、元、明、清,屢經修建擴建,形成了一片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目前尚存寺廟58座,比較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文殊寺)、南山寺、碧山寺、金閣寺、圓照寺、廣宗寺、竹林寺等。

五臺山歷史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寺廟顯通寺據說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原名大孚靈鷲寺。明萬曆時的鎮澄和尚在其編撰的《清涼志》中說:「漢明帝時,摩騰西至,以慧眼觀清涼山乃文殊化宇,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阿育王,此雲無憂天竺鐵輪王也,能驅使鬼神,將佛舍利造八萬四千塔藏之,散佈閻浮,五臺山有一焉。奏帝建寺,額曰大孚靈鷲寺,大孚,弘信也,帝以始信佛化,故以名焉。出感通傳。」不過,也有人認為是北魏時期興建。唐高宗時的高僧釋慧祥編撰的《清涼傳》說:「大孚圖寺(即大孚靈鷲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唐代武則天以新譯《華嚴經》中記載有五臺山,乃更名為大華嚴寺。

《廣清涼傳》記載:唐景雲年間,主持大華嚴寺的高僧法雲打算為文殊菩薩塑一尊像。一個叫安生的工匠前來應募,但他說:「如果不親眼看到菩薩的真身,塑出的雕像一定會有不準確的地方。」於是,法雲和安生一起焚香叩拜,祈求文殊菩薩現出真身。不久,文殊菩薩顯現在大殿上。安生又驚又喜,伏地乞求菩薩可以留一頓飯的工夫,以使自己可以塑好雕像。安生對照菩薩的真容進行雕塑。從初摹到完工,文殊菩薩一共現身七十二次。而安生所雕塑的佛像亦是栩栩如生。文殊菩薩的聖靈顯現,使遠近皈依佛門的僧眾越來越多。到了明朝,明太祖重修該寺,又賜額「大顯通寺」。目前,顯通寺佔地面積約120畝,各種建築400餘座。

在顯通寺南側的塔院寺,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原來屬於顯通寺的一部分,後在明朝永樂年間獨立建寺。因為院內修建有一座大白塔,故名塔院寺。大白塔通常被人們看作是五臺山的標誌。「塔」是梵文的音譯,讀作「浮圖」,意思是「墳」。它起源於印度,最初是埋藏釋迦牟尼舍利建築物,後來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據說,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八萬四千顆舍利,被八國分去,200年後,孔雀王朝的君主阿育王皈依了佛教,從八國索回舍利,建了八萬四千座塔,每座下面有一枚,分布在大千世界,中國有十九座,大白塔便是其中的一座,所以此塔也稱作釋迦佛真身舍利塔。

大白塔基座呈八角形,大南面(俗稱正面)正對著「大慈延壽寶殿」的後牆 ,有三個很淺的石洞,中間石洞上刻著釋迦牟尼的足跡圖。腳印「長一尺六寸,廣六寸,足心有千輪相和寶瓶魚劍圖。足趾上各刻‘卍’字」。根據碑文上的解釋,釋迦牟尼去世前將腳形印在石上,並對弟子阿難說:「我最後留此足跡以示眾生,誰見足跡,瞻禮供奉,就能免罪消災。」唐僧玄奘到西域取經時,同時把佛足跡拓印帶了回來。唐太宗敕文刻於石上並將之供奉於宗廟。明代,人們再次整修大白塔,時有雲遊僧人前來獻佛足圖,因此在此刻碑。北面(俗稱後面)正對著大藏經閣,也有一石洞,洞內供奉著護法神韋馱。大白塔的下層俗稱塔殿,內有文殊、觀世音、普賢、地藏等四菩薩和一尊釋迦佛像。

菩薩頂位於顯通寺北側的鷲峰上。相傳文殊菩薩就居住在山頂上,故起名叫菩薩頂,亦稱文殊寺。始建於北魏,到了清朝順治年間,重修後改為黃廟,由喇嘛主持。菩薩頂上,建有一座華麗的木牌樓,上有康熙皇帝書寫的「靈峰勝境」的匾額。

在距臺懷鎮15公里處,有一座寺廟名為金閣寺。它是唐代宗大歷五年(770年),由從印度來華的三藏法師不空,根據文殊菩薩顯聖處「金閣浮空」而建造了金閣寺。但它在唐武宗滅佛時被摧毀。還有位於臺懷鎮南清水河西側的鎮海寺,羅□寺山門東側的廣仁寺等、靈應寺、普濟寺等,裡面都供奉著佛家塑像,都留有修佛之人的足跡。

五臺山歷史悠久,歷朝皇帝、皇后遣使朝拜五臺山者,自北魏到清朝從未間斷。比如,唐代自太宗至德宗,「凡九帝,莫不傾仰靈山,留神聖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頂,中使香藥,不斷歲時,至於百辟歸崇,殊幫繼供,不可悉記矣。」

清代張銑有詩《偕常銘卿孝廉游五臺山歌》曰:


殿上伐木聲丁丁,
遊客到此心轉清。
前朝題記讀不得,
斷碣摩娑生光明。
道人肅客色足恭,
山泉味淡情愈濃。
山崔嵬兮復崔嵬,
太玄洞兮山之隈。
童子秉炬擦幽險,
出入歡笑聲若雷。
拂塵坐階少休憩,
山鳥驚飛窺人來。

──轉自《正見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