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周刊近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一股大建豪华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的风气在大陆不少地区开始蔓延,大有“全面开花”之势。一方面是不少生活危困、急需享受社会福利的老年人排队等候进入为数不多的公办养老机构,一方面却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门面和政绩,投入巨资建起了一大批环境优美、硬件设施优良的公办大型养老机构,成为当地政府“关心”老年人的“示范性工程”。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质疑和业内人士的强烈反对。
记者在调查中看到,浙江省宁波市由政府划拨土地100多亩,并出面协调市财政、市慈善总会、大红鹰集团共同出资1.67亿元,兴建了一座绿化占地率高达48%的国际化标准养老机构——颐乐园。浙江省绍兴市在市区西边投资近1亿元,建起了一座占地125亩、中心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绿化率达54%的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中心除了内设带有卫生间和厨房的老年公寓房258套、高标准的托老床位168张外,仅绿地就达40000平方米,另外还配套有6000平方米的公共活动中心,3000平方米的购物和休闲设施,1000平方米的餐厅和门球场、地掷球场和户外健身器械。而绍兴县和嵊州县则紧随绍兴市之后,相继决定由政府花巨资建设大型养老院。浙江省萧山市政府也拿出5000万元,兴建了一家示范性养老机构。还有,在嘉兴各县市,公办养老院更是争相攀比,一家比一家建得好。
浙江省民政厅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浙江萧山、绍兴、余姚等发达地区新建敬老院的造价按每张床位数核定在5万~9万元之间,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7万~18万元。天津、上海、北京等地政府也纷纷兴建大型公办养老机构,一些机构不仅配备有中央空调、24小时热水,还配备了空气加湿、低速豪华电梯、紧急呼叫系统和吸氧装置。为了证明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支持,这些高档养老机构虽然设施豪华,但却都不计地价和造价,仅按运营成本计价,有的地方甚至还收不抵支,需要政府每年予以补贴。按照现有运行模式,实际效果是政府补贴让有钱的老人受益。
比如,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在转让公寓房50年使用权时,总平均价为2200元/平方米,仅为当地商品房价格的1/3。宁波颐乐园带卫生间的套间最低仅每月900元,最好的房间一室一厅,带厨房和卫生间,收费也不过1800元。园长柯武恩说,这样的收费价格是根据园内日常的水电和人员成本开支折算出来的,在没有加入划拨土地的价格和1.67亿元固定资产的折旧的情况下,每年的收支大致相抵。
柯武恩坦言,争相购买服务的人当中,大多是经济实力较强、且健康程度较高的城市低龄老人,而真正养老困难、无人照料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中低收入老人却无力购买服务。据统计,在颐乐园中,教师、医生、离退休干部和企业家、老板的父母等经济收入在社会上层的人群占到了绝大多数,有不少来自宁波周边的城市。而一些有自理能力的离退休“老爷”干脆以颐乐园为家,领着丰厚的退休金不说,还把自己家里的房子高价出租,再用租金中的一部分支付养老院低廉的成本费用,真是太爽了。
如此这般,有支付能力的老人占有公办养老机构资源,而真正低收入、迫切需要社会福利支持的人群却难以分享。政府兴办高档养老机构所带来的负效应,引起了不少老人的不满,一些专家也对此模式提出了质疑。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袁新立表示,社会福利事业的本意是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待服务的社会制度,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其目的是为了扶危济困,稳定社会。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兴办高档养老院和福利院,使得入住高档老年公寓的人员在原本享受了应得的福利的同时,再来这里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超值服务,在事实上造成了社会福利享受对象的错位。这既违背了社会福利的本意,又造成了事实上的再分配不公。
浙江省老龄办主任黄永正说,目前迫切需要政府承担的,是一些社会困难群体的养老问题,而不是所有老年人。他说,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是那些无人照料和无法自理的,却排着队苦苦地等候着的老人。有活力、精力,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可以通过居家养老的方式解决;有消费能力和水平的,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会力量和民办养老机构来消化。
这种向高档看齐的错位行为,还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并在事实上形成了与民办养老机构的不平等竞争,妨碍了民办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行。“同样的设施条件,因为无需承担土地和房屋折旧的费用,公办养老机构的收费大大低于民办机构”,宁波江北日湖老人乐园的投资者庄明华抱怨说,“在这样不平等竞争环境下,我们又如何争得过公办机构?
众所周知,养老院本是社会的福利机构,是政府的一种公益性单位,它的宗旨和目的就是照顾和赡养生活无依无靠的老人,而在这其中,鳏寡孤独老人又是他们的主要关注对象,可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却把养老院办成了“星级宾馆”和“高档公寓”,这种行为其实是对社会公益福利的恶意掠夺。眼下,这种豪华型的养老院却是有意无意地将那些特别困难的老人抛弃了,将全社会的帮困资源变成了一种“锦上添花”,把本该生活困难无依无靠的老人应该享受到的政府补贴让有钱的老人受益。养老院成为一些“强势老人”的“公费疗养院”,这样的结果不仅违背了福利性公办养老院的宗旨,更是一种严重的政府服务错位。
应该看到,现在一些地方将豪华公办养老机构当成“示范性工程”来建设,有比较大的“作秀”嫌疑,这种行为就是不从社会福利的根本目的出发,而将其当成一种哗众取宠和捞取“政绩”的工具,这和我们一贯反对的“形象工程”本质是一样的。“该养的不养,不该养的狠养”,它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极其恶劣的,不仅伤害了社会公众的感情,也“剽窃”了人们的爱心,更伤害了那些本应该得到政府关怀的老人。从根本上说,这帮共匪豢养的地方“狗官”深知为弱势群体老人办实事捞不到任何好处,于是就滥用手中的权力为“强势”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一方面,可以巴结离休的“老爷”和大款的父母,另一方面,又可以拉拢位于社会中上层的教师、医生等“人物”。就这样,“财宝聚大堆”,使得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加深了社会矛盾。
总之,养老院不是疗养院,对很多生活困难无依无靠的老人来说,只要干净卫生,居住方便就行了。政府代表全社会为困难老人谋福利,必须在廉价实用的方面多下功夫,并严格进入手续,要让那些真正需要社会福利帮助的老人享受得到,也享受得起,这才符合胡老大“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宗旨嘛。
- 关键字搜索:
- 【天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