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胡、温及“第五代”:文革中的表现

 2006-05-27 23:3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清华大学是文革的重灾区,清华大学造反派号称“井冈山兵团”,后分裂为两派:一派由蒯大富领导,对文革前17年持激烈批判态度;另一派则为“温和派”,认为文革前一直是“红线”占主导地位,应“河归旧道”。该派对外称“四一四总部”,简称“四一四派”。胡锦涛属于后一派。

  海外文革史专家宋永毅披露:文革期间,胡锦涛是清华大学水利系的政治辅导员,属于保守派。造反派成功夺权后,保守派也纷纷改换门庭,成为造反派,“既然是毛主席号召造反,胡锦涛也就跟上去”。胡主政后参拜西柏坡和韶山,访贫问苦,要求官员艰苦奋斗,就是延续“四一四派”的思想。

  胡锦涛的清华学友、流亡民运人士万润南回忆:胡锦涛曾经担任清华文艺社团团长,为人谦逊平和、与人为善,因而广结人缘,文革中基本上没有反对的人。文革初期,胡曾联署一张题为“清华党委是延安,不是西安”的大字报,保校党委。胡喜欢外出串联、游山玩水。万润南曾与胡锦涛从北京串联到西安、成都、重庆,再从重庆坐船沿长江而下。1968年,26岁的胡锦涛结束了9年的清华生活,被分配到大西北甘肃省刘家峡水电站。

  文革期间,温家宝就读的北京地质学院,也出现了名噪一时的“地院东方红”造反派组织,是“地派”的龙头老大。温没有介入批斗师长的造反运动,成为“逍遥派”。1968年,与胡同龄的温,同样被分配到甘肃省,在酒泉地质力学队工作。

  温家宝因写得一手好字,被指派到批斗大会做抄写工作。有一次,批斗会由文斗变成武斗,对被批斗者大打出手,温看不下去,加以阻拦,被指为“同情反革命”。随即被“发配”到偏僻的农场,干苦力、牵骆驼、放牦牛。

  一年之后,温家宝重返力学队当技术员,在荒无人烟的祁连山一带勘探矿产,在物质贫乏的生活中度过了11年,避开了政治风暴,对中国贫困现状也有了深刻体验。1979年,温升任甘肃省地质局官员。1983年,温上调北京,出任地矿部副部长,此后青云直上,一步步迈向总理宝座。

  中共“第五代”高官,多出身于共青团,不少人曾是文革时期的红卫兵,因而被戏称为“青红帮”。文革期间,现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其父李干成,原上海市副市长),曾经是上海红卫兵的武斗干将;现任商务部长薄熙来(其父薄一波,中共元老),曾经是开武斗之风气、令人闻风丧胆的“联动”组织头目;现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其父黄敬,江青前夫,原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曾经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红卫兵,积极参加批斗校党委、黑龙江省委的造反活动。这些“太子党” 成员,文革后并未被清算,官位反愈升愈高。


(华夏电子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