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高校评估卷起可怕漩涡

 2005-10-10 07:3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国庆假期里,全国各地很多高校都在为今年即将开始的“高校评估”进行着最后的冲刺。记者最近调查发现,“高校评估”会促使全国相当数量的高校卷入到可怕的漩涡中:随意“造假”、变相贿赂、肆意浪费……

  去年10月,教育部建立了每5年一轮的高校教学评估制度。据了解,本科院校的教学评估由教育部统一领导,由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实施;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委)统一领导和组织。但是,教育部还要组织专家进行抽查评估。“只要有学校两年评估不达标,其制定招生人数、设置新专业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北京一位大学校长告诉记者,“国家评估依次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级低说明学校发展潜力不行,这直接关系到政策优惠、资金划拨以及生源和当地政府的扶持力度等。”无疑,高校评估的意义自然举足轻重。

  记者了解到,除了北大、清华等少数几所国家投入巨资、立志建成“世界一流的高校”外,其他高校评估结果将决定学校的未来和发展,所以绝对不敢掉以轻心,以至在迎接评估的准备中,不惜以“造假”的方式,予以“应付”。

  首先,假论文。知情人说,为找到那么多既符合学生实际又有质量的论文,有时候他们就直接从网上下载,稍加改动即成。

  其次,假试卷。按有关评估标准,至少要有近3年来各科的考试试卷。有些老师为防止被抽查到不合格的试卷,重新打印空白试卷,再做一遍,而且煞费苦心地把每一位考生的“对错”情况设计好。

  第三,假教案。为数不少的任课老师并没有讲稿或教案,因为这门课程他们已经讲过无数遍,但现在也得补。

  第四,假答辩记录和课程设计。过去学生的论文答辩并不记录答辩过程,现在要求有这一项。于是,老师们就得一个一个地补、一个一个地编。

  第五,假人数。为使教工人数达标,有些学校把已经离开、工作关系也已调走的教师仍然计算在内,甚至仅达成引进意向的也见诸教师名单。

  此外,还有一些“造假”项目,比如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情况、教师培养方案、实验室活动记录、毕业生签约率及就业情况调查等等。

  不少学校领导认为,评估前的“公关”很关键,为使评估顺利通过,学校一般会提前以高报酬请评估团专家及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到校做报告、进行指导。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评估团专家及相关主管部门领导走的时候,学校少不了赠送礼物、特产,甚至红包等等。”

  记者还了解到,评估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俨然是一场可怕的“烧钱游戏”。钱烧得越多、幕后工作做得越到位,学校“优秀”的概率就越大……

  高校评估是为达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目的,但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据了解,现在评估习惯于将评估时间、内容、对象甚至评估者提前告诉被评估者,让被评估者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至于被评估者往往提供一些虚假的信息,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陈幽泓认为,任何一个单位,当其以提高指标数字为中心任务时,它的工作质量必然下降。官方的“排行榜”一定会成为大学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就像是中学把升学率当做中心任务一样。这样的后果,自然是按照一个或某几个等级序列形成的少数几所排在宝塔尖上的精英大学垄断公共资源,胜者通吃。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