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伯恩斯批中共两面派 赵兰健:揭露中共本质(图)

 2024-06-28 11:5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8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6月28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采访报导)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接受《华尔街日报》时表示中共是两面派,正在主动破坏美中关系,煽动反美情绪等。旅美前中国媒体人赵兰健接受《看中国》采访时表示,近日中国接连爆发刺杀美国人、日本人事件,绝不是偶发事件,背后都有中共操盘的影子。中共长期仇美仇日教育打造了现代义和团,而这种暴力组织已然在中国公开露面,而中共当局迟早会被自己的仇恨宣传反噬。

赵兰健表示,目前在中国各主要平台还能看到大量仇恨、仇杀日本人视频并未被删除,令人极为惊讶。

“在打一张白纸都会被全网清剿的国家,存在大量恐怖组织的公开集结,号召杀‘亲日汉奸’,显然不是个体行为。”他说。

“这种大量恐怖组织公开露面情况,在中国过往历史上极少出现。这些行为和中国近些年教育直接相关。中国在教育课本里和整体宣传上暗含了仇恨教育,促使‘现代义和团’出现。”他补充道。

长期从事媒体工作的他留意到,中国学校一直有歧视性入学,无论是外来本国农民工还是外国人子女,都有不同的限制。

“我早年报导[京城有一所流浪小学],为北京纳税的外来工人子女,都无法在北京就学,流浪漂泊在北京街头。有大量日资企业的苏州市,日本人企业日籍子女无法进入中国公立学校,只好设立自己学校。现在这些外国学校成了中国新义和团的眼中钉,中国暴力恐怖组织不止在网上叫嚣,还派人在日本学校四周盯梢恐吓。日本人被刺事件爆出后,这些网上出现的仇日恐怖组织也依然没有收敛迹象。”他告诉《看中国》。

去年11月,习近平访美,与美国总统拜登就促进两国民间交流达成共识,以修补中美关系。但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日前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共言行不一”,“他们嘴上说支持恢复民间交流,实际上采取的激进行动却让这个目标没法实现。”伯恩斯还透露,中方还审问和恐吓参加美方组织的在华活动的公民,对美国大使馆的社交媒体帖子加强审查,以及煽动反美情绪。

伯恩斯的讲话表明,在去年达成脆弱和解的背后,美国官员对中国改善双方关系的诚意越来越担忧。

赵兰健认为,这位一向低调的资深外交官的口中说出中共是两面派,是揭露了中共的本质;‘中共言行不一’这句话也是西方法制化社会的官员们难以理解的。

“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底层文化差异,这种本质差异注定中美关系不可调和。”他说,“中共从成立那天起信仰的就是阴谋诡计,到处撒谎欺骗。回溯历史我们不用看太远,只看近些年的香港‘五十年不变’、‘习近平为登基修改宪法’,都是赤裸裸的欺骗手段。”

他认为,日本母子苏州遇袭、吉林刺美案和义和团事件有相似之处,他也呼吁关注在中国出现的名为“锄奸队”的恐怖组织。

“中共鼓动的民间暴力恐怖组织,张狂出现在各公众平台上,为中国尴尬又复杂的国际关系涂上了更丑陋色彩。”

“1900年的义和团事件实际是一所谓的“杀汉奸卖国贼的群众性运动”,也是一场失控的民变,其中充满反智和丑闻。这个历史背景和在苏州发生的刺杀日本人事件、在吉林发生的刺杀美国人事件,有着相似的一面,和在中国网络上众多叫嚣锄奸队也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主张。”

他说,考虑到中共当局对异议声音的肃杀能力,不排除这次众多“锄奸队”的出现是中共的一种国际策略。

“通过对这种民间暴力分子的暗中支持,达到对国际社会的威胁恐吓作用,释放某种行动信号,达到铺垫下一步的目的。这一幕能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运动中看见。中共利用黑社会力量在港人之间挑拨离间、故意挑动事态恶化,利用这些黑社会和警察武警配合压制港人。”他分析道。

赵兰健认为,中国各地出现的“锄奸队”可能就是共产党在背后指挥操作的民间暴力组织,目的是激化国际危机局势,从而达到以乱取胜的目的,但最终中共很可能被其反噬。

“这种‘锄奸队’很可能激化出更多的民间暴力组织和帮派势力,会使中国国内局势更加复杂化,很可能会形成反噬能力。”他补充道。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