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老外看中国:北京公园里的照片相亲成一景

 2005-06-17 18:2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34 岁的陈晶(音)似乎什么都有:她是一家移动电话公司的主管,收入可观,朋友一大堆,有自己的汽车。但她还缺一个丈夫。不久前的一个下午,她的父母瞒着她到北京的一个公园为她找对象。陈晶的父亲,62岁的陈光谦(音)担心地说:“我们不敢跟她说到这里来了,如果她知道我们在替她找对象,她会觉得丢人。其实我自己也不想来,太难为情了。”

  他是北京紫竹院公园里为儿女婚姻大事发愁的众多父母中的一员。这些父母手里攥着自己子女的相片和介绍子女基本情况的卡片,怯生生地互相打听对方子女的情况。家长们交换各自子女的照片,谈论自己儿女的优点。有些人还把记录子女基本情况的卡片挂在脖子上,或别在外套上。甚至还有人举着牌子,上面写着: “男,35岁”或“女,29岁”。

  这样的聚会始于去年秋天,最初是小范围的,只有几十位家长参加,但很快就成为北京最新的社会现象。这种相亲聚会是持传统价值观的家长们对中国社会巨变的一种反应。目前,许多中国年轻人生活富裕,但他们一心追求事业,不打算成家,有些人甚至到了30多岁还是独身。他们的父母对此大惑不解,于是决心为子女的终身大事做点什么。陈先生说:“我们就这一个孩子,可她还没结婚,我们为此都睡不好觉。”在公园里,一个家长向陈先生询问他女儿的情况。于是陈的老伴便开始使劲地夸自己的女儿:“她人长得漂亮,身高1.60米,还会电脑和英语。”

  如今,仅在北京就有大约50万年龄介于30岁至50岁之间的单身男女,这比1990年增加了5倍。整个中国的离婚率也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3%上升至现在的13%左右。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超过80%的城里人有过婚前性行为,而上世纪80年代仅为15%。中国的父母们说,以前结婚比现在容易。因为那时候的人与邻居交往密切,未婚青年会得到热心人的帮助。一名70岁的退休老人回忆说:“在我们那时候,先结婚,然后慢慢互相熟悉,我们日子过得很好。为什么现在找对象这么难?生活水平提高了,风气也变了。年轻人不愿意两人在一起过一辈子。”如今他也常去紫竹院公园,想给儿子找媳妇。

  退休教师迟敏英(音)也在为自己31岁的女儿找对象。在她看来,中国的白领们工作时间太长。她女儿就经常加班到深夜。她说:“年轻人不应该是工作机器,不能只关心工作和赚钱。”


倍可亲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