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贾平凹的两块牌子受到的"审判"却大相径庭,"故乡牌"被喻为中国乡土文学的最后叙述,"故居牌"却让他饱受非议,因为,这是一个在年财政收入只有3000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为一个还健在的活人建造故居。
那么,匪夷所思的"故居计划"是如何出笼的呢?面对故乡人的热情,贾平凹本人又是何种态度?他又是如何参与的?记者于昨日来到贾平凹的故乡丹凤县。
7000万“故居”项目·改变
他提议将“文学艺术苑”改成“故居”
事情得从2005年5月28日说起。
一场由丹凤县委、县政府组织的“贾平凹文学艺术苑规划评审会”当日在西安召开,贾平凹“故居”的真实面目由此正式浮出。
这是一个占地300亩,需投资7000万元的庞大系统工程,具体由陕西省旅游设计院设计规划。当地宣传部的同志告诉记者,光设计费就用去县财政的20多万元。
记者在旅游设计院的《丹凤县贾平凹文学艺术苑详细规划》中看到,未来的贾平凹故居将坐落在他的老家---丹凤县棣花镇贾塬村,其北面就紧挨贾平凹家的老宅。
工程具体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贾塬村村前的二郎庙进行整修;第二部分,恢复村里已经惨遭破坏的魁星楼;第三部分,在二郎庙旁边修一座“贾平凹文学艺术展览馆”。第四和第五部分最为浩大,除了建造3个巨大的荷花池塘,复原棣花镇曾经的古道和驿站外,还计划在古道两旁建设庞大的民居,其7000万元投资中80%将用在这里。
该规划中,对于贾平凹居住过的老宅只作简单的修葺。
在当天的评审会上,贾平凹对这样的规划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据参加这次评审会的丹凤县文化文物旅游体育局书记邵志强回忆,评审会上,贾平凹觉得这个项目还是切实可行的。
但在项目的名称上,贾平凹觉得不妥。他说,“贾平凹艺术苑”这个名字太突出我个人,应该突出整个商洛土生作家群,而且有些太长,听起来不美气。”同时,他还说到,司马迁、鲁迅这些大人物都还没有建什么艺术苑。
于是,贾平凹提出是否可以改为“贾平凹故居”或者“贾平凹故里”,但思索了一番,他又觉得不合适,因为故居和故里都是为已去世的人修建的。
最终,当天贾平凹本人也没有就名字说出个所以然,评审会也没有就名字问题达成最后的一致。
但该项目还是通过了评审会的认可,接下来,再由设计院对一些细枝末节稍做改动后,下半年便开始报批立项。
曾无限感慨家乡环境的改变,如今担忧项目前景
作为一名乡土作家,贾平凹热爱自己的故乡,热爱故乡淳朴的风情和环境,并一次次回到他的故乡,一次次为故乡环境所遭受的现代文明蚕食奋笔疾书。耐人寻味的是,这一次,他的“故居”不但直接改变着故乡,而且更加彻底。
贾平凹感叹过新修道路对故乡的影响。他说过,家乡前那条国道已经改造了,以更宽的路面横穿了村镇后的塬地,铁路也将修有梯田的牛头岭劈开,河堤内的水田里修高速公路了,盆地就那么小,交通的发达使耕地日益锐减。但日后,这个新的“故居”项目却将把新的道路直接引到他故乡里面。
贾平凹还一再为故乡特色的老屋减少而心痛,“老街人家在这些年里十有八九迁居到国道边,他们没再盖那种一明两暗的硬梁房,全是水泥预制板搭就的二层楼,冬冷夏热。”但经他同意的故居将彻底用钢筋水泥吞没他留恋的故乡硬梁房。
让人费解的是,一向感慨故乡越来越陌生的贾平凹,竟然在5月28日的评审会上只字没提工程可能对故乡的改变。
丹凤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文治告诉记者,贾平凹是去年得知这个项目的,当时,他们在西安搞了一个“贾平凹艺术苑项目研讨会”。邀请贾平凹参加,但贾平凹那时却不是很积极。贾平凹到了会场后,什么话也不说,一个人抽着烟。会议开始后,主持会议的县人大主任屈大宝说:“这个项目我与平凹沟通多次,但平凹很谦虚,都不愿意做……”
这时贾平凹还是一语不发,看情形有些尴尬,在场的丹凤县老县委书记周述武说:“平凹,你现在不仅代表你自己,更代表咱商州,代表咱丹凤,如今你有出息了,更应为家乡做贡献。”
受到激将,贾平凹这才开口,“我不好说,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应该为我建一个这么大的工程。”他还开玩笑说:“商州像我这样的人,能拉几大车。”
顿时,气氛活跃了,贾平凹也逐渐被说服,并接受了这个计划,但他却担忧这么大的项目能否在自己的贫困家乡实施。
今年的评审会前一天,邵志强曾专程去了一次贾平凹家。贾平凹再一次流露出对该项目前景的担忧:“是不是大了点。”
邵志强说,贾平凹没有表现出这个项目对他钟爱故乡环境改变的担忧,虽然内心对于最终能否实施还不是很坚定,但绝对没有了一年前不愿做的想法。
7000万“故居”项目·目的
晨报专访贾平凹:“丹凤就是借我这块牌做宣传”
昨天,就此事记者联系了贾平凹。
记者问,“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你活着的时候就急于建故居是为自己树碑立传。”贾平凹的回答是:“我没说这话,我只是不喜欢‘贾平凹文学艺术苑’这个名字,不好听,不如直接叫我家乡或者故里好一些。”
他还解释说:“想想看,那么穷的地方,怎么会拿出那么多的钱为我来建造什么东西。说白了,丹凤县就是借我这块牌,来为发展经济做宣传而已。事实上,那次开评审会,我本来是不去的。但丹凤县和商洛市的领导都说,我不去,这个评审会就没有意义。所以我就去了,但没想到惹出这些事情来。”
贾平凹一再表示:“这是我老家,我又不能反对,如果我反对,别人就会认为家乡要用我的名字我却不支持家乡建设,但我绝不是想为自己树碑立传,而且用我名字,我一分钱也没有收。”
当地政府直言:借鸡生蛋、借机引资
据悉,丹凤县这一构想在2003年被商洛市副书记周敏提出后,便迅速得到了商洛市(包括市委书记和市长在内)的大力支持。
各级领导也承认,借贾平凹的名其实都只是一些炒作的噱头而已,最终目的不过是想借鸡生蛋。
丹凤县文化文物旅游体育局局长杨斌说:去年,丹凤县旅游人次达到6万多,今年有望突破8万。而在这些游客当中,有40%的游客是为贾平凹而来。而且,经过对该项目的充分论证,贾平凹文学艺术苑景区的目标市场潜量预测为:到2010年,景区可接待游客7.3万人次;到2015年景区可接待游客11万人次。如果这些游客每人消费100元,那么一年就有近千万的收入,何况,游客消费远不止这个数目。
丹凤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文治说,在我们丹凤县,实在是找不出比贾平凹在全国更有名的人啦,况且,贾平凹的小说中,很多原型的人、物在贾塬村、棣花镇、丹凤县甚至是商洛市都能找到。
至于外界非议的,在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3000万元的贫困县,为一个名人而投入7000万元建文学艺术苑,周文治觉得那是错误的理解:“这是两码事,这 7000万元又不是我们财政收入来支出,而是招商引资的。还有人说,为什么不投入到教育上,那我要问,用教育能够引来这么多的投资吗?”
是否成为贫困县新负担
就在丹凤县各界对这个旅游项目一片看好之时,丹凤县文化文物旅游体育局书记邵志强却有着几丝担忧,基本条件是否已经具备?能否达到设计的效益?会不会成为一个鸡肋项目?
据悉,该项目通过立项后,主要将依靠招商引资来最终实施,丹凤县政府只负责大约300万元左右的基础项目建设。“前期的300万元可以解决,但其它6700万元的引资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邵志强说,有没有人愿意把这么大的资金押在这个项目上还得打一个问号。
邵志强认为,政府准备藉此重现商州历史原貌,将平凹小说形象地还原的现实可行性值得怀疑。因为如果仅仅出于对贾平凹个人魅力的信赖似乎还显单薄,到目前为止,我国似乎还无成功先例。
“冲平凹笔下秦地风情而来的游客,可能也没几个会爱去看一个已给现代手段修饰得面目全非的商州吧?”邵志强说:“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会成为这个贫困县新的负担,不仅投入收不回来,而且可能越陷越深,要不停地为它的维护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投钱进去。”(新闻晨报)
- 关键字搜索:
- 贾平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