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主导工业出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问题研究员乔治·吉尔伯伊在《外交》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为了制止一个政治上独立的私营领域的崛起,中国政府极力扶持国有企业,并推行有利于外资的政策。这导致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工业品出口中占主导地位,使中国的工业领域只剩下效率低下、但仍具实力的国有企业和不能与这两类企业平等竞争的私营企业。文章说,目前,中国公司仍然依赖进口的外国技术和零部件。这种状况严重限制了中国技术力量的成长。
吉尔伯伊还列举了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他的观点。他指出,2003年,外资企业的出口在中国的全部出口中占百分之五十五的份额,而外国公司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更为明显。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工业机械的出口总额增长了二十倍,其中外资企业的出口比例从百分之三十五窜升到百分之七十九。
此外,计算机及零部件和外围设备的出口也从七点一六亿美元猛增到四百一十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的出口比例从百分之七十四攀升到百分之九十二。同时,自从1993年以来,中国电子与电信设备出口增长了七倍,其中外资企业的出口比例从百分之四十五上升到百分之七十四。
*中国发展模式特殊*
吉尔伯伊说,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的发展模式不同于其他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根据麻省理工学院黄亚生教授的研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外资企业在台湾工业品出口中只占百分之百分之二十,在韩国占百分之二十五。而在泰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外资企业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从百分之十八下降到百分之六。
*李侃如:知识产权问题严重*
密西根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教授曾经担任克林顿总统的特别助理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亚洲部高级主任。李侃如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指出,这篇文章如实反映了中国机械制造和制药等领域的现状。不过他表示,很多中国公司目前仍然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
李侃如说:“不幸的是, 很多中国公司主要非法地使用别人开发的技术,而且主要寻求在价格上与其他公司竞争。在短期内,这种作法可以让这些公司得到好处,赚到钱;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意味着他们的产品会永远落在人家的后面,中国企业本身在国际上也不会具有竞争力。”
李侃如教授说,如果中国希望打造技术上先进的公司,就必须在资源开采以外的工业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研发能力,因为国际上的竞争现在越来越多地靠先进的技术来推动。
*甘布尔:司法制度不完善*
新兴市场战略公司的总裁威廉·甘布尔说,正像文章指出的那样,中国的企业目前只跟自己熟悉的人作生意。它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中国没有一个完善的司法制度,合同的执行得不到保障。
甘布尔说:“在中国,由于共产党控制着法律,人们只跟同自己有关系的人作生意,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肯定能把钱拿回来,能继续作生意,继续有客户。就像作者指出的那样,结果是纵向的经济整合。人们没有动机与自己圈子以外的人、其他城市和省份的人作生意,因为不认识他们。他们不一定能遵守合同,不一定能为投资产生回报。”
甘布尔表示,在中国,由于人们没有法律来保护自己,只能跟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作生意,这导致效率低下。
*是否存在中国奇迹?*
那么,中国是否出现了一个经济奇迹呢?兰德公司的高级经济顾问查尔斯·沃尔夫说,中国经济的崛起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沃尔夫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谈到他和一位同事出版的新书《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这本书目前正由中国方面翻译出版。
沃尔夫说:“我们在书中指出,一方面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杰出的、非常显著的。在过去二十五年里,中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达到平均每年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九,这是不同寻常的,几乎是日本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经济奇迹’时期增长的两倍。但是同时,中国也存在极大的问题。在金融领域,在腐败方面,在失业方面,无论是公开的失业率还是隐蔽的失业率,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在艾滋病毒和其他流行病方面, 在水资源方面,能源的短缺等等,都有问题。”
*费尔德曼:增长数字与现实脱节*
曾经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级官员的哈维·费尔德曼也是一位中国问题专家。目前在华盛顿的智囊机构“传统基金会”担任高级研究员的费尔德曼也认为,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它的发展状况仍然不稳定。
费尔德曼说:“中国不良贷款的比率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十八。这个系统基本上是靠中国人极高的储蓄率来维持的。中国老百姓实际上是贷款给政府,不要任何利息。”
费尔德曼说,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百分之八十六的工业品供过于求。有些工厂的产品没有销售出去,只存在仓库里,却被算进了国内生产总值。因此,费尔德曼认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数字与人们的经济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
(美国之音记者若思报导)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