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专家:中国应有水权制度和水市场

 2004-04-08 19:0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在华盛顿智库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的水利专家们探讨如何让黄河以及中国其他河流持续发展的管理政策。专家们认为中国应该引进水权制度,并建立一个水市场。

许多人说,黄河是孕育中国的母亲。不过,黄河在历史上也是个让各个朝代感到头痛的一个大问题。治理黄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从大禹治水开始,各个朝代的当政者都试着找寻一个与黄河和平共处的方法。

*缺水 污染 水源生态破坏 水灾*

清华大学博士、水利政策专家王亚华在华盛顿举行的这场研讨会上表示,现代中国面临更复杂的四种水危机:“中国过去十年来经历的水危机包括了缺水、水污染、水源生态破坏、以及水灾。尤其水灾,中国一直没能成功的控制住。中国的长江曾经在1997年发生严重的水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黄河连年干旱*

除了水灾之外,中国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问题其实是旱灾。清华大学的王亚华说,黄河过去五十年来已经很少出现水灾,而是出现干旱。而自从1990年以来,黄河更是时常出现连年干旱的情形。王亚华说,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严重干旱目前还不确定,不过,全球的温室效应可能是一部份原因。

*危机来自管理不善*

来自中国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广中心的主任于晓刚表示,中国之所以出现水危机是因为缺乏良好的管理,“我们认为中国发生水危机是由于在河流流域缺乏可持续性的发展计划、以及不良的水资源管理,让人民很难参与决策过程,还有就是缺乏水资源管理的知识。 ”

*应从工程水利转为资源水利*

清华大学的王亚华说,这些水危机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警讯。不过他也说,中国政府近来的确采取了许多措施希望能解决这些危机。例如,中国水利部长汪恕诚提倡中国应该从工程水利转变成资源水利,也就是以治本而不是治标的方法来解决水问题。

*水资源仍由中央分配*

中国在2002年修正了水法,但是法律中仍然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王亚华说,虽然中国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中国的水资源分配一直都是由中央集权统筹分配。

他说:“中国是从上到下的控制体系,因此政府控制的模式也是分配水资源的主要模式。采取这个模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由政府来决定的成本比双方平等协商的成本要低得多。”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王亚华说,这个模式造成的一个缺点就是所谓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例如山东省在2002年就是最大的赢家,得到中央最多的水源配给。

*让市场调解供需*

中国一些学者自从1990年代末期以来,就提倡中国应该引进水市场以及水权制度,让市场来调解水资源的供需。

清华大学的王亚华也举了浙江省的两个城市签约交易水权的例子说明中国逐渐兴起的水市场。他说,在2000年,浙江省义乌市向同样位于义乌江畔的东阳市以平等协商的方式购买水权,这是中国首宗跨城市的水权交易。义乌市没有向上级要水的原因是这个过程耗时费力,可能导致供水不及,因此选择了向邻近的东阳市买水。王亚华说,虽然这是一个特例,也不一定适用在其他地方,但这是中国水权市场初露端睨的标志,也意味着以水市场来配置水资源可能比行政分配的经济效益要高。

*市场制度系于政治改革*

水利政策专家王亚华说,中国能否走向水市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国的政治改革有关。

王亚华说:“中国面对引进水市场的两难也反映了现代中国政治制度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如果中国能够成功的进行政治改革,就有比较强的公民社会、更多的非政府组织,也会有更多的团体及个人能够平等协商水权的问题。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个人及团体自行协商水权的成本仍然相当高。”

*让当地人民参与河川发展决策*

而非政府组织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广中心的于晓刚则强调,在目前中央掌控的体系之下,希望政府在拟定任何对当地人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河川发展计划时,都能让当地人民参与决策,不要让偏远地区的人民更加边缘化。

(VOA)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