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 靠偷渡
据人民网17日报导,在福清市区通往三山镇泽朗村的路上,可以看到大量荒废的田地,许多有关日语培训班的广告牌,高高竖立在路边显眼的位置。这个村子有着此次“英国魔鬼海滩”事件中的三名失踪者:郭炳龙、郭念珠、郭长茂。
村子不大,村民都知道三人出事了,但似乎村民对偷渡的梦并没有因此而减弱, “出去的人这么多,没有听说象他们这么惨的。”村民们说,清明节扫墓时,老人都会带着孩子到死者墓前祭拜,他们的乞求大多和出国在外的家人有关,希望亡魂保佑没“出去”的尽早“出去”,已经“出去”的,平安挣大钱。
据悉,泽朗村是镇里的“富裕第一村”,人均收入每年5000多元。一个村干部表示,因为村子邻海,每年村民可以从中得到1000多元的收入,而近4000元是靠偷渡者靠打工得到的。
*40岁以下的男子大多走光了
江镜镇苍溪村在多佛惨案中有2名偷渡者遇难的经历,在今年的“英国魔鬼海滩事件”中,苍溪村又有1人失踪。
据一位在路边卖水果的村民说,现在村里40岁以下的男子大多走光了,留下女人整日闲来无事,就打牌、打麻将,男人如果不走,会遭到耻笑。
苍溪村村委会一干部介绍,苍溪村 “传统习俗”就是出国,人口2900多的村子已经有800多人出国了。而还有许多孩子无心上学,就想着只要初中毕业了,赶紧“出去”。
*偷渡由来已久
据介绍,福清人的偷渡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后半期,当时就有福建、广东一带的人被当作〃猪仔〃卖到东南亚一带,也就是所谓的〃下南洋〃;改革开放以后,偷渡在福清逐渐形成一股风气,当时主要是偷渡到美国、日本和东南亚;1987年,美国颁布了所谓的特赦令,再一次引发了偷渡热潮,并且扩散到欧洲各国。最近几年来,福清人偷渡到英国的也越来越多。
据一个当地的“蛇头”透露,偷渡出去的福清人就有30多万人,而这些“出去”的非法途径多达10种。
*偷渡引发的问题
据管辖11个村的海瑶边防派出所官员说,偷渡的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只要能 “出去”,就不顾一切,也因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治安问题甚至家庭问题,比如,有的偷渡者因为付不足“蛇头”的款项,“蛇头”就要进行报复。还有的假冒“蛇头”进行诈骗;有的日本人,来到福清,办起了日语培训班,收取押金后,卷款逃走。
郭凯一家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悲剧,郭凯(化名)是福清龙田人,去日本之前,他在福清的一家木材公司工作,后来受到“赴日潮”的影响偷渡去了日本。
3 年后,妻子在亲戚的帮助下,用郭凯汇回家里的钱盖了座洋楼。然而,因为妻子有外遇,2000年,郭凯和妻子离婚。妻子很快又用和他分得的家产,和她的〃相好〃偷渡去了日本,8岁的儿子判给了父亲,但是由于郭凯长年出国在外,儿子与他没有感情,也一直不认他这个父亲,不愿意和他生活在一起。因为面子问题,郭凯有家不想回,〃人都走光了,家,不过是一个空壳。〃 据悉,象郭凯这样因夫妻长期分居,家庭破裂的例子还有很多。
*偷渡者的心态:为偷渡可付出生命
这么多偷渡的惨案血淋淋的摆在面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福清人要前赴后继的〃出去〃?
有人说是因为福清历史上很穷,而且人口大量过剩。穷到什么程度呢?三山镇泽郎村的一个村民这样形容:两片地瓜,一锅水,就是一顿饭。但穷到这种程度,哪里还有钱〃出去〃呢?
据了解,在福清一些偷渡村落里,人们甚至瞧不起做小买卖的,也不信任他,当然也不会借钱给他。而当你鼓起勇气要〃出去〃,即使你昨天还不名一文,背着一屁股债,也很快就会有人愿意资助你几十万。
前赴后继的“出去”,这恰恰反映出了福清人的性格特征:有冒险精神,能吃苦耐劳--即使外面充满艰辛,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 关键字搜索:
- 福清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