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从民谣看民间情绪

 2001-11-23 02:2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写作《黄河边的中国》一书的学者曹锦清在河南省考察时,曾深有感触地说,当今中国社会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上流传的一些民间民谣,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有生气。而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往往凝聚在广为流传的民歌民谣中,对他的社会学调查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他还把自己在酒席上听到的两首民谣记录了下来,给阅读该书的读者参考:   

"早上围着车轮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   

第二首民谣较长,兹摘录其中描写党委书记的一段:"嘴唇尖尖,肚子圆圆。好酒喝了千千万,好菜吃了万万千。掏钱没有,从来没有。"   

上述两首民谣不言自明,都是老百姓讽刺、挖苦共产党干部的,不过,这也不能算老百姓刻薄,因为现在的共产党干部的作风就是如此,这两首民谣只是真实而贴切地反映出当前干部的作风问题、以及干群关系的紧张。   

由于该书是公开出版物,不排除曹锦清先生可能还听到过一些对社会不满,更为出格,更为当局所不能容忍的民谣,为了使该书顺利出版,只好忍痛割爱了。但他的这种通过搜集民谣,来进行自己社会学调查的思路,倒是提醒了笔者,从社会上广为传播的民谣着手,了解当前的社会情绪,不失为一种非常及时、有效的方法。笔者虽然很少有机会上酒席,但通过其它途径,也收录了不少民间民谣,兹把它们抄录下来,并尽可能地作一点社会学的分析:

下岗妹,别流泪,挺胸走进夜总会;   
陪大款,挣小费,不给国家添累赘;   
爹和妈,半生苦,老来待业很凄楚;
弱女子,当自强,开发身体养爹娘。   
做美容,隆丰胸,中外功夫都学通; ……   
多撒娇,少贫嘴,揪准口味要油水;   
很舒服,也劳累,拉动内需创外汇。   
他爱好,我奉陪,我和首长谁是谁?  ……   

这虽然是以一种较为调笑的口吻在述说,但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却是极其严重的,随着城市里大批的失业下岗工人的激增,尤其是居于弱势地位的女性首先成为激烈竞争社会的受害者,一些下岗女工在百般找工作无门的情况下,为了生活,只得被迫卖淫、沦落为娼妓。而她们服务的对象,就是那些逼使她们失去工作、逼使她们下岗的的大款、首长……。   

而下面这一首三陪女的民谣,其言辞更激烈,矛头已直接指向共产党的干部了:   

态度灵,技术精,挣钱方式要扪清;  
你舒服,我高兴,都要满意才稳定。   
我规矩,你谨慎,让你老婆当陪衬;  
你出钱,我奉献,都是为党作贡献。   
我三陪,你三讲,都是紧跟咱们党;  
你多讲,我多陪,咱俩还分谁是谁;   
你弄虚,我实干,保证领导回头看。  

其中"我三陪、你三讲,都是紧跟咱们党"一句,其讽刺的矛头已指向了虚伪的"三讲",说明曾经被上面大吹大擂,在共产党干部中逐级推行,并被认为能有效改进党的作风的"三讲"活动,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已是一钱不值,与"三陪"处于同一个档次。如果从更深的层次上说,甚至还不如"三陪",因为"三陪"是赤裸裸的,而"三讲"却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招牌。   

下面一首是讽刺上级领导到下面视察时,下级为迎合领导而使出的一条条招待的路数:   

领领导来了怎么办?甲鱼王八馋一馋;   
酒足饭饱怎么办?带到舞厅转一转;   
一身臭汗怎么办?桑拿池里涮一涮;   
涮完以后怎么办?找个小姐按一按;   
按出情绪怎啥办?拉出小姐干一干;  
干完以后怎么办?找个大款算一算;   
算完以后怎啥办?给个工程换一换;   
老婆知道怎么办?克林顿咋办咱咋办!

从上述民谣中可以看出,一些共产党的干部腐化到了这种地步,已完全成了吸食人民血汗的吸血鬼,对于这类"公仆"的视察行为,人民群众除了怨恨,不可能再有别的感情。

如果说,在中共建国之前,因为打着为人民求解放的旗号,并且也实实在在做了一些消灭剥削压迫的实事,并且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赢得了占中国人口90%的农民的拥护,从而使得当时的共产党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形成了一种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的话;那么,随着共产党夺取政权、并掌握了政权之后,共产党干部就逐步脱离了群众,成了高高在上的特权阶层,此时人民群众与党的干部的关系,已经是一种貌合神离的"油水关系"了。但因为当时社会处于一种平均主义的贫穷状态,干部的特权尚不明显,老百姓尚能容忍,双方尚能和平相处。  

最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权力作为共产党干部的独占资源,开始越来越深地介入到经济生活中,成为共产党干部谋取私利的工具。腐败官员在疯狂地、肆无忌惮地侵吞着国家财产、公共财产,而人民群众却无法对他们实施丝毫的监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有资产的流失,怨恨越来越深,只能通过一些自己编的民谣来发泄心中的怨气。上述这些民谣,正是一种民间情绪的真实表达。   

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中国曾经说过:"地火在地下奔突、运行……",如今,通过民谣反映出来的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可以说正像鲁迅先生比喻的"地火"一样,在蓄积、在奔突,在寻求着突破口,一旦哪一天上面控制不了,就很可能就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议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