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中,曹雪芹以月作喻,以樂景寫悲情,讓人隱約看到「衰」「散」「悲」「辱」的序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紅樓夢》裡的中秋節之夜,是書中的大關節所在。正如秦可卿所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在看似熱鬧的中秋夜宴中,曹雪芹以月作喻,以樂景寫悲情,讓人隱約看到「衰」「散」「悲」「辱」的序幕已經拉開。
紅學家周汝昌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為捷便(具體、真切、生動)的辦法就是讀通了《紅樓夢》。」
在曹雪芹的筆下,我們看到古人如何生活,如何穿衣吃飯,如何言笑逢迎,如何禮數相接,如何思想感發,如何舉止行為。他們的喜悅、悲傷、情趣、遭遇、命運、荷擔、心靈……都可以在曹雪芹的筆下找到最真最美的寫照!中華文化中的傳統節日也自然被作者多次描寫,甚至成為很多情節特定的背景及隱喻。
《紅樓夢》有寫到三次中秋節
《紅樓夢》中寫到中秋節,有三次之多,不知大家在閱讀時是否留心過。在這三次對中秋節的描寫中,我們了解了古人過中秋時有哪些習俗,看到了作者在其中有哪些隱喻呢?
隱喻一、
第一次,就出現在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秋之夜,甄士隱踏著月色去邀請賈雨村酌酒賞月,賈雨村當時正在吟詩,甄士隱聽了,便誇讚賈雨村「真抱負不淺也!」接下來,賈雨村和甄士隱兩人對飲。
賈雨村趁著酒興,又吟出一首中秋詩: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對這首詩,《紅樓夢》的批閱者脂硯齋有這樣的批註:「這首詩非本旨,不過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用中秋詩起,用中秋詩收,又用起詩社於秋日。所嘆者三春也,卻用三秋作關鍵。」批註說出了《紅樓夢》的結構是以中秋起,以中秋收,而「三秋」是關鍵。一個中秋節,成了《紅樓夢》全書結構的關鍵所在。
隱喻二、
《紅樓夢》中第二次寫中秋節是在第十一回〈慶壽辰寧府排家宴 見熙鳳賈瑞起淫心〉。當時,因為賈敬壽辰,王夫人等到寧國府表示祝賀,並探問秦可卿的病情。賈珍的夫人尤氏說:「(秦可卿)這個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還跟著老太太,太太們玩了半夜,回家來好好的。到了二十後,一日比一日覺懶,也懶怠吃東西,這將近有半個多月了。」這個中秋是怎麼過的,小說沒有詳細去寫,只在尤氏的話語中知賈母、王夫人等玩到半夜,而秦可卿就是在過完中秋節後得的病。
隱喻三、
在《紅樓夢》第七十五回〈開夜宴異兆發悲音,賞中秋新詞得佳讖〉中,作者第三次寫中秋節。寫到了中秋節饋贈月餅、西瓜等物品:「次日起來,就有人回,西瓜、月餅都預備全了,只待分派送人,賈珍吩咐佩鳳:『你請你奶奶看著送罷,我還有別的事呢!』佩鳳答應去了,回了尤氏。尤氏只得一一分派遣人送去。」第七十五回還寫到了中秋祭月的風俗。當時,月亮上來後,「園之正門俱已大開,掛著羊角大燈。嘉蔭堂前月台上,焚著斗香,秉著風燭,陳獻著瓜果月餅等物。邢夫人等皆在裡面久候。真是月明燈彩,人氣香煙,晶艷氤氳,不可名狀。地下鋪著拜毯錦褥。賈母盥手上香拜畢,於是大家皆拜過。」字裡行間洋溢著中秋節的濃郁氣氛。
另外,《紅樓夢》裡還寫到了中秋節的家宴。賈府的家宴設在凸碧堂內,能到的家裡人都到了,而且「桌椅形式皆是圓的。特取團圓之意。」賈母還「命折一枝桂花來,命一媳婦在屏後擊鼓傳花。花在手中,飲酒一杯,罰說笑話一個」,十分熱鬧。
《紅樓夢》中的中秋節不僅要賞月,還要欣賞音樂。中秋之夜,酒飯過後,「賈母因見月至中天,比先越發精彩可愛,因說:『如此好月,不可不聞笛』。因命人將十番上女孩子傳來。」所謂「十番」,是當時江南地區流行的民樂。
接下來在《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中,仍寫的是這個中秋,寫得格外清雅。中秋之夜,史湘雲與林黛玉在一起聯詩。中秋佳節,林黛玉有寄人籬下之感,心懷憂傷,自去俯欄垂淚。史湘雲寬慰她:「你是個明白人,何必作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何況你又多病,還不自己保養。」「只見天上一輪皓月,池中一輪水月,上下爭輝,如置身於晶宮鮫室之內。微風一過,粼粼然池面皺碧鋪紋,真令人神清氣凈。」已是深夜,月色格外動人。就是在這個夜晚,她們聯句寫出了「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警句。
中秋之夜,金風送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這樣的時刻原本是充滿歡快情調的,而此時的中秋節既美好、清亮、恬靜,又隱隱透露著人世的憂傷和悲涼。
《紅樓夢》裡的中秋之夜,是書中的大關節所在。正如秦可卿所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在看似熱鬧的中秋夜宴中,曹雪芹以月作喻,以樂景寫悲情,讓人隱約看到「衰」「散」「悲」「辱」的序幕已經拉開。
責任編輯: 初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