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考古發現!漢代邊塞的「喪假」報告書(組圖)

 2024-08-15 23:4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西漢匈奴
文物「居延漢簡」出土之地是西漢防禦匈奴、遮罩河西走廊的戰略要地。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永光二年予候長鄭赦寧冊」(簡號:57.1),是漢代邊塞喪假報告書,出土於今內蒙古額濟納河流域漢代烽燧A8破城子遺址,目前典藏於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

圖片來源: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簡冊上面寫道:

永光二年三月壬戌朔己卯甲渠士吏彊以私印

行候事敢言之候長鄭赦父望之不幸死癸巳

予赦寧敢言之

內容記載西漢元帝永光二年(西元前42年)三月十八日(己卯),甲渠士吏「疆」向上級報告,候長「鄭赦」的父親「鄭望之」不幸逝世,已於癸巳日准予鄭赦的喪假

漢代稱喪假為「寧」,《漢書》卷1上〈高帝紀〉李斐注:「休謁之名,吉曰告,凶曰寧。」據溫顯貴先生考證,告寧制創立於漢初,是給官員休沐,或病故吉凶等事的假期,而「寧」特別是指喪假。官員申請喪假稱為「取寧」,反之上級長官批准喪假則稱為「予寧」,寧假有多長?無可考,只知道不得超過三年。

簡牘上的甲渠士吏「疆」和候長「鄭赦」是駐守漠北邊塞、抵禦匈奴的吏員。西漢時期,北方匈奴是漢代的邊陲大患,自漢高祖劉邦被單于圍困於白登山之後(白登之圍),西漢對匈奴的問題改以和親的辦法來彌補軍事力量上的不足。其後漢武帝採用聶翁壹之計,在馬邑附近設伏30萬漢軍,欲引誘單于入侵馬邑,準備一舉擊滅;不料事機洩漏,「馬邑之謀」以失敗告終。匈奴拒絕和親,與西漢展開一連串的戰爭。

漢武帝有衛青和霍去病兩大強將,他們馳騁大漠,屢次大敗匈奴,將漢王朝的統治擴大到整個河西走廊。為了防止匈奴鐵騎再次踏入河西,漢武帝建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並且遍置烽燧、郵驛、實施移民實邊,以及派兵屯田戍衛。在建立戰略防禦設施的同時,也推動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在有效控制東西交通的咽喉要道之後,中原地區的文化自然也就開始向河西傳播。

文物「永光二年予候長鄭赦寧冊」出土於額濟納河流域的居延遺址,與其他出土的上萬餘枚簡牘統稱為「居延漢簡」。居延一帶地區是防禦匈奴、遮罩河西走廊的戰略要地,屬於張掖郡,因此張掖郡在居延設有兩個都尉,即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居延都尉下有三個候官,即甲渠、卅井和殄北,額濟納漢簡正出自於甲渠候官所管轄的烽燧。上萬餘漢簡內容十分豐富,生動記錄了約西漢中晚期至東漢初年邊塞軍民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場景,是研究兩漢歷史的重要文物。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