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鋰王天齊鋰業兵敗海外(圖)

 2024-06-28 08: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24年6月28日訊】中國鋰王天齊鋰業在南美智利投資的200多億,要被收割了。

近日,智利金融市場委員會(CMF)駁回了天齊鋰業的相關申訴,意味著天齊鋰業希望阻止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國有化的最後希望徹底破滅。這是智利民粹主義的勝利。

時間回到2018年,彼時淨資產不過120億元的天齊鋰業,以40.66億美元(約278.44億元人民幣)「豪賭式」收購後者23.77%股份。6年後,這次豪賭遭遇智利民粹主義的狙擊。

2024年5月31日,SQM與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簽訂協議並成立合資公司。簡單來說,就是SQM被智利國家「充公」了。由於在收購時簽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天齊鋰業在SQM國有化過程中,只能無奈地充當局外人。天齊鋰業多次提出要求,希望對SQM與Codelco的「公私合營」協議進行股東大會投票,以改變SQM的國有化進程,但被SQM董事會拒絕。

隨後,天齊鋰業發起最後一搏,向CMF提交申請,要求SQM召開股東會。但近日CMF的駁回申請也意味著,天齊鋰業的「最後一搏」也失敗了。更悲劇的是,當初為收購SQM,天齊鋰業背上了沈重的債務包袱,甚至被逼割肉優質資產澳洲鋰礦,這導致了天齊在礦端定價能力嚴重下滑,在今年一季度嘗到了巨虧近40億元的苦果。

與此同時,天齊鋰業對SQM 長期股權投資期末餘額(賬面價值)為 261.63億元,又形成了異常龐大的減值壓力。曾經豪氣買買買的中國鋰王,肯定沒想到這麼快,就要為自己的衝動買單了。

利潤大頭被「充公」

SQM國有化,是一出智利民粹主義狂歡,而天齊鋰業和SQM雙輸的鬧劇。

2021年,加夫列爾·博里奇當選新任智利總統。他的其中一個政治口號,就是反對礦產私有化。在競選總統時,他曾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智利不能再次犯下資源私有化的歷史性錯誤,我們將創建國有鋰公司。」

2023年,博里奇在提出鋰行業「公私合營」的講話中,把智利1971年推動銅產業國有化作為例子,在激進派的推動下,智利國會通過了大型銅礦國有化法案,外國公司擁有的銅礦被收歸為國有。

隨後,博里奇力推上任後鋰行業國有化的首個有實質進展的項目。2024年5月31日,SQM與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簽訂協議並成立合資公司。SQM與Codelco分別將子公司SQM Salar與Minera Tarar合併裝入新的合營企業,Codelco將持有合資公司51%的股權,SQM持有剩餘49%股權。

根據合作協議,2030年是雙方在合資企業話語權上的分水嶺。2030年底前,民營企業SQM將負責合資公司的總體管理,合資公司將設6個董事會席位,Codelco和SQM各佔3個;SQM將擁有股東大會的多數表決權、企業管理權和合併合資公司業績的權利。但2031年起,合資企業的管理將由國家隊Codelco接手負責,同時,董事會席位將增加1個至7個,Codelco將擁有4個席位,並在股東大會上擁有多數票,合資企業的業績將並入 Codelco的財報。

除了管理,在利潤分配上,2025-2030年,智利政府將通過Codelco、智利生產促進局(Corfo)和財政部獲得這期間合資公司新的鋰產量所產生的70%營業利潤率;從2031年起,這一比例將進一步上升到85%。

這意味著,SQM鋰業務利潤大部分會被智利政府拿走。而齊鋰業作為SQM第二大股東,SQM的國有化也意味著天齊鋰業所獲收益將大幅降低,相當於利潤大頭被「充公」了。

財報顯示,2022年天齊鋰業當期確認的對SQM的投資收益為56.41億元,約佔公司當年歸母淨利潤的23%。2023年,天齊鋰業當期確認的對 SQM的投資收益為29.31億元,佔公司當年歸母淨利潤的比重升至40%。

天齊鋰業遭遇黑天鵝同時,另一當事人SQM也不幸地成為了民粹主義的輸家。高盛也認為,SQM未來將成為一家國有企業的小股東,因此該協議 「並不是一個出色的交易」。

6年前埋下隱患

天齊鋰業的被動,源於2018年「豪賭」SQM時,就埋下了隱患。

當年3月,智利生產促進局向智利國家經濟檢察官辦公室(FNE)提交投訴文件,稱天齊鋰業與SQM的交易一旦成功,將嚴重影響鋰市場和相關市場的自由競爭,希望FNE調查並阻止交易。

到了6月,FNE對天齊鋰業下發調查通知。後來,雙方簽訂《庭外協議》,條款包括:天齊鋰業向SQM提名或投票選舉的董事,不得為天齊鋰業的董事、高管或員工;不要求提供且不獲取SQM與鋰業務相關的商業敏感信息等。

為贏得SQM、當地社區和政府的信任,天齊鋰業與FNE簽訂了上述協議,還承諾不將SQM並入天齊鋰業的報表。而天齊鋰業與FNE的庭外協議本應於2024年6月到期,但SQM卻在4月的公告中稱,該協議將延長至2024年10月。

一系列「不合理、不公平」的條款,最終導致天齊鋰業在SQM國有化談判中處於「局外人」的尷尬狀態,從一開始就喪失了主動權。

無奈之下,天齊鋰業只能試圖亡羊補牢。2024年以來,天齊鋰業多次提出要求,希望對SQM與Codelco的「公私合營」協議進行股東大會投票,以改變SQM的國有化進程。

不過,天齊鋰業召開股東會的要求照樣被SQM董事會拒絕。隨後,天齊鋰業發起最後一搏,於今年3月向智利證券監管機構金融市場委員會(CMF)提交申請,要求SQM召開股東會,就其與Codelco的合作協議進行股東投票,在獲得股東大會三分之二投票通過後才可批准該交易。但6月18日,CMF駁回了天齊鋰業召開股東大會的申請。理由是合營協議中SQM公司並沒有出售50%的資產,不滿足舉辦股東特別會議並需要三分之二股東同意的條件。

CMF的表態意味著,天齊鋰業對阻止SQM「公私合營」的最後一搏,以失敗告終。

被坑慘了?

SQM被「充公」,天齊鋰業在海外的豪賭徹底輸了。

過去,天齊鋰業之所以成為新能源產業鏈中的明星企業,原因就是在礦端具備資源優勢,鋰礦100%自給,均從自己參股的澳大利亞格林布希鋰礦進口,而後者是全球產量最大、成本最低的在產鋰輝石礦。

2013年,天齊鋰業第一次「蛇吞象」併購。當年總資產不過30億元的天齊集團,以30.41億元控股收購了上游供應商泰利森,間接獲得旗下格林布希礦51%股權,另外49%由美國雅保公司持有,雙方按此比例對格林布希的鋰精礦進行包銷。這筆交易使天齊鋰業在礦端嘗到甜頭。2023年末,格林布希的鋰精礦成本僅為357澳元/噸,而同期其他澳洲鋰礦的現金成本集中在600歐元-800澳元/噸。

2018年,在前述「蛇吞象」並購獲得成功後,天齊又做出了另一個類似的操作。

彼時,淨資產不過120億元的天齊鋰業,以40.66億美元(約278.44億元人民幣)收購智利SQM公司23.77%股份。為完成這筆交易,天齊鋰業向中信銀行牽頭的境內外銀團共借款35億美元。

不過,隨之而來的下行週期,讓天齊鋰業迅速陷入債務泥淖,不得不割捨其澳洲核心資產部分股權來償還貸款。2021年7月,天齊鋰業引入澳洲戰略投資者IGO,向其出售了所持格林布希的近半股權,交易對價13.95億美元。

彼時,一名瞭解天齊鋰業引入戰略投資過程的人士表示,「割肉」格林布希礦一半股權,相當於把「下金蛋的雞」殺了,將使天齊鋰業的核心競爭力嚴重受損,營收、利潤、現金流大減,最終導致了天齊鋰業冶煉業務連續兩季度的虧損

據IGO財報披露,格林布希2023年三、四季度的鋰精礦售價分別為3740美元/噸、3016美元/噸;而上海有色網統計的鋰精礦市場價格在2023年10月就跌破2800美元/噸,四季度僅為2560美元/噸。

由此,天齊鋰業的鋰鹽廠一直以高於市場價數成的價格進行原料採購,2023年雖然從格林布希母公司文菲爾德分得65.08億元的淨收益,但奎納納工廠卻虧損了18.3億元,天齊鋰業按51%持股比例承擔其中9.33億元虧損;位於國內的全資鋰鹽廠射洪天齊和江蘇天齊則分別虧損54億元、24億元。此外,天齊鋰業當年還因為存貨跌價計提了7.29億元的資產減值,其中光第四季度就計提了6.38億元。

2024年一季度,天齊鋰業的高價庫存還沒消化完,巨虧近40億元。

天齊鋰業在投資者交流會表示,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仍有2023年採用Q-1定價的高價鋰精礦原材料庫存,令主營產品業績繼續承壓。而天齊鋰業付出了如此沈重的代價收購而來的SQM股權,卻面臨著被充公的命運。這對已經巨虧的天齊鋰業來說,無疑是另一個巨大的打擊。

2023年財報顯示,天齊鋰業對 SQM 長期股權投資期末餘額(賬面價值)為 261.63億元。截至去年末,天齊鋰業基於當時掌握的信息和相關假設對SQM進行了減值測試,結果顯示SQM在2023年末暫不存在減值情形。

這意味著,龐大的減值壓力在SQM被「充公」後,可能在今年財報中體現。加上一季度已經虧了近40億元,天齊鋰業恐怕在今年將發布一個令市場震驚的虧損額。

昔日「鋰王」,可能成為行業「虧損王」。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