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歐盟打擊中國電動車 專家:對華貿易政策重大變化(圖)

 2024-06-16 19:4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6
    小字

歐盟
歐盟最近公布對中國進口純電動車加徵暫時反補貼關稅,經濟學家認為這標誌著歐盟對華貿易政策的重大變化。(圖片來源:Thierry Monasse/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歐盟最近公布對中國進口純電動車加徵暫時反補貼關稅,經濟學家認為這標誌著歐盟對華貿易政策的重大變化。

歐盟打擊中國電動車 經濟學家:標誌對華貿易政策重大變化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6月14日報導,歐盟12日表示,對中國進口純電動車在現有10%關稅基礎上,再分別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

報導指,中國車企要登上世界,必須站穩歐洲和北美等發達市場,各公司有其路線圖。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歐洲經濟學家安德魯.肯寧漢姆(Andrew Kenningham)表示 :歐盟的決定標誌著其貿易政策的重大變化,因為儘管歐盟經常對中國採取貿易保護措施,但卻從未對如此重要的產業採取過這種措施。

據報,歐盟對中國產純電動車的臨時反補貼關稅,從7月4日開始實施。對於三家參與抽樣調查的企業,加徵的關稅稅率分別為:比亞迪,17.4%;吉利汽車,20%;上汽集團,38.1%。對於其它未被抽樣但配合調查的企業,稅率統一為21%;不配合調查的企業,加徵稅率為38.1%。再加上原本關稅稅率為10%,這意味著,中國車企中,比亞迪的稅率最低27.4%;上汽集團和不配合調查的企業,稅率最高為48.1%。

台灣中央社援引分析認為,中國車企早有應對之策,包括轉進歐洲建廠,或建立合資企業,另一些則正考慮從泰國等第三國向歐洲出口,歐盟的關稅雖暫時有影響,但可能不會打亂長期發展。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全球電動汽車展望》(Global EV Outlook)年報,去年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超過800萬輛,約佔全球總量的60%。

2022年全球電動車總產量中60%來自中國

路透社報導稱,這些關稅相當於新增數10億歐元的成本,但這不太可能阻止中國汽車製造商向歐洲出口,因為他們可以消化這部分額外成本,仍然可以盈利。

至於長城汽車等尚未在歐洲取得重大進展的其它中國車企,關稅提高的前景則促使採取了戰術性撤退。與BMW在中國有一家合資企業的長城汽車先前表示,因歐洲電動汽車市場挑戰日益嚴峻,未來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將關閉3年前於德國開設的歐洲總部。

全球顧問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顧問章一超表示,整體來說,歐盟加徵關稅並非黑天鵝事件;中國汽車生產商在汽車新時代的總體方向仍然沒有改變。例如比亞迪去年12月宣布其歐洲首家電動乘用車工廠將開在匈牙利,在歐洲投入重金的中國頂級電動汽車製造商將繼續留在歐洲市場;章一超認為,其中一兩家企業最終將成為全球品牌,並與目前的各大巨頭一樣,在銷售地所在國進行本地化生產。

上汽旗下的品牌之一「名爵」(MG)一直在泰國生產電動汽車,泰國正在成為中國汽車製造商的主要離岸製造中心。上汽集團高層表示,「名爵」在泰國的工廠將有能力供應歐洲市場,從而繞過關稅措施。

歐盟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品牌在歐洲電動車銷售中的佔比為7.9%,而在2019年,這個比例還只有0.4%。分析預測,中國車企佔有的歐洲市場份額在2027年將達到20%。

據倫敦汽車行業數據公司JATO Dynamics認為,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歐洲的價格平均低於歐洲品牌24%。

日經亞洲今年5月8日報導指,2022年全球的電動車總產量中有60%來自中國。這讓世界感到震驚。

日經亞洲認為,這也凸顯出電動車已經大幅度改變了全球汽車工業的力量平衡。幾十年來,中國一直是一個由外國品牌(主要是歐洲品牌)主導的汽車市場。但是,幾乎一夜之間,人們談論的話題就從中國落後的汽車工業是否能夠生存下去轉變為歐洲車企將如何應對中國電動車的威脅。

馮德萊恩警告:必須阻止中國電動車充斥歐盟市場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今年5月8日在柏林表示,歐洲必須阻止中國向歐盟市場提供享有大量補貼的電動車。

馮德萊恩指出,「公平競爭很好。我們不喜歡的是,我們的市場充斥著獲得大量補貼的中國電動車。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工業。」

馮德萊恩5月初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一起在法國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時歐盟正在對中國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以便確定是否需要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