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端午節的真正由來與內涵(圖)

 2024-06-07 10:1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今年的端午節將於6月10日到來
今年的端午節將於6月10日到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顧名即其「天人合一」的中華神傳文明真意:端正世間的陽氣之節點。   

端午節的真正內涵

在華夏正統紀年通用的天干地支中:黃曆的五月稱為「午月」,正是世間陽氣漸趨旺盛之際,對應到時令氣候上,正是夏季逐漸越來越熱之時;而在一天的十二個時辰中,午時(中午11點至13點)又是陽氣最旺盛的時期。同時,「午」與「五」同音,五在陽數中居正中。五,本身有「陰陽在天地之間交午」之意;而午,有「五月陰氣啎逆陽,冒地而出」之意;所以,端午節正好在黃曆的五月五日,又名重五節。

正因為在創世主給中華神州子民開創造就的生存體系裡,端午節時世間的陽氣與陰氣相逢,陽氣轉盛,陽剛正氣自動清理積鬱的汙毒之物,殘餘的汙毒氣外泄;「天時」對應「人和」,古文獻記載起碼從周代起,民間便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流傳至後世,各地逐漸加入了更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菖蒲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等。同時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象徵龍紋,以保安康。

因在華夏文明中,龍象徵陽,此時是世間陽氣轉盛之時節,故民間各地流傳以祭祀、龍舟競渡、向江河投祭品等等方式,祭祀主管江河湖海(因「地利」而異)之水的龍神。龍舟競渡時,眾人齊心協力在如雷鼓聲的鼓舞和調度下划槳,陽剛矯健的勁頭十足。

這些對天地神靈的祭拜活動,實質也是對創世造物主的頂禮和感恩。

不斷豐富文化內涵的端午節

現在,一提到端午節,很多人想當然的聯繫到屈原。事實上,在屈原出生的數百年前,這些端午節的民俗已在華夏大地流傳,只是在後世的流傳中,越來越多的加入了新的文化內涵。主要說法在漢地,按其年代順序大約如下:

春秋末年,伍子胥因奸臣構陷,被吳王夫差賜死。相傳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吳地之民哀悼文武雙全,一心忠君報國的伍子胥,從此以後,在這一天紛紛祭奠伍子胥。

戰國中後期,楚王不聽屈原的忠諫之言,反而貶謫了屈原。憂國憂民的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被秦軍攻占的噩耗後,萬念俱灰,投入了滾滾的汨羅江。從此,楚地的民眾也在端午節期間祭奠哀悼三閭大夫屈原。

在唐朝時,仍局限在楚地。

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傳說,則頗有傳奇色彩。曹娥的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此外,在苗、瑤、畲等少數民族中,端午節有祭祀遠古盤瓠王的說法……等等……。

其實,在中國周邊地域,同樣受到中華神傳文明的薰陶,因此一些國家也流傳著過端午節的習俗。

(文章取自:浩正〈從正法修煉的角度探秘端午節〉一文。本文經過刪改)

責任編輯: 初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