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80年前的今天 艾森豪威爾將軍一戰成名(組圖)

 2024-06-06 19: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艾森豪
1944年,盟軍歐洲最高指揮官艾森豪视察美軍101空降師。(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按:80年的今天,1944年6月6日展開的諾曼第登陸(Normandy Landings),是迄今為止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搶灘登陸戰。代號海王星行動(Operation Neptune),又稱為D-D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在一天內15萬盟軍士兵橫渡英吉利海峽後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

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是舉世聞名並且令人尊敬的偉大人物。他肩負過許多困難的任務,是位忠貞剛毅的軍事領袖。二次大戰結束後,他正式晉升為五星上將,還當選了兩屆美國總統。 

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的生平

五星上將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自幼家境清貧,在西點軍校畢業後才漸漸展露頭角。曾追隨麥克阿瑟到菲律賓就任軍事顧問,也得到馬歇爾將軍的提拔,先後擔任過美國駐歐洲戰區司令以及盟軍遠征軍最高統帥。1942年他負責指揮盟軍進攻北非的行動;1943年進攻西西里島,同年9月又指揮盟軍進攻義大利,1944年艾森豪威爾正式被羅斯福總統任為盟軍最高統帥,並指揮代號為「大君主」作戰——諾曼底登陸。同年他獲晉升五星上將,1945年德國正式投降,艾森豪威爾功成名就。他富有策劃戰略和組織的才能,又擅於調解各國軍事領袖間的歧見,使聯軍的反攻歐陸獲得最後勝利。艾森豪威爾於1948年辭去軍職,轉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 

年輕的艾森豪(最右邊)與朋友的合照,攝於1919年,當時是艾森豪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四年後。
艾森豪(最右邊)自幼清貧,與朋友攝於1919年,當時是艾森豪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四年後。(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諾曼底戰役的背景

1939年英、法對入侵波蘭的德國納粹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爆發。1940年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國相繼淪陷,德國納粹的氣焰達到最高點。1944年,為了因應蘇軍在歐洲東線戰場對德軍的作戰行動,美、英、蘇三國首腦在德黑蘭會議上達成協議,決定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協同蘇軍發動大規模進攻,打擊德軍,並任命陸軍上將艾森豪威爾為歐洲戰區盟軍最高總司令,指揮同盟國在歐洲西方戰線的作戰。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戰役,因為歐洲大陸大部分均為德軍占領,盟軍從海上來,要反攻就必需能成功的登陸,所以1944年諾曼底登陸之役也可說是造成兩軍情勢大逆轉的戰役。 

諾曼第美軍登陸地奧馬哈海灘
諾曼第美軍登陸地奧馬哈海灘。(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諾曼第登陸補給場景
諾曼第登陸補給場景。(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諾曼底登陸戰役

諾曼底這場規模浩大,傷亡慘重的關鍵戰役,更是現代登陸作戰依循的典範,能成功的登陸,是經過非常縝密的戰略分析加上欺敵措施,成功開啟了同盟國軍隊在西歐大規模反攻的新局面。自此德國陷入東西夾擊、腹背受敵的局面,加速納粹德國潰敗,並對歐洲在二次大戰後的戰略形勢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總統艾森豪於1960年6月18日訪問中華民國臺北市時,與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搭敞篷車前往圓山大飯店途中接受熱情群眾夾道歡迎。
艾森豪總統於1960年訪臺,與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搭敞篷車前往圓山大飯店途中。(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艾森豪的葬禮儀式
艾森豪的葬禮儀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位於堪薩斯州阿比林的艾森豪家族房屋
位於堪薩斯州阿比林的艾森豪家族房屋。(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責任編輯: 傅龍山 来源:歷史文化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