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2日訊】「中國製造2025」是中共前總理李克強提出的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首個十年綱領,目標是中共國從2015年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到2035年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準;2049年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中國製造2025」,在前幾年是大紅大紫的網紅詞。但是,到2024年5月,這個詞成了成了個敗詞現眼詞。中共國製造業活動在今年三個月來首次萎縮,依靠製造業重振經濟的策略成了笑話。
中共5月工業採購經理指數
據中共國家統計局自己公布的數據,5月份,作為工業界晴雨表的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5點,而4月份是50.4點。這一指數自二月份以來首次回到負值區域。在此之前,指數曾連續五個月處於負值。
5月份製造業PMI中的產出和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分別下降2.1和2.3個指數點,遠遠超過整體指數的降幅。在2023年底的大部分時間裏以及今年4月,產出增長均大大超過新訂單增長。這加大了價格和利潤的下行壓力,也表明工廠的增長超過了實際需求。5月31日公布的數據略微扭轉了這種局面,使產出與新訂單之間的差距從4月份的1.8個指數點回落到1.2個指數點。
而業界的衡量榮枯線是,高於50點表明製造業的活動擴張,低於50則表明製造業活動收縮。也就是說,除了4月份在標準線外,中共國已有連續6個月處於50點以下。
重要原因
自2022年底新冠疫情結束後,中共國備受期待的經濟復甦並未出現預期的態勢。房地產危機和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等不確定的經濟環境阻礙了消費與支出,外資撤離、人口減少更使經濟狀況雪上加霜。如服務業和旅遊業、運輸業在內的非製造業PMI指數在5月份並未出現期望的強勁,甚至還下跌。
特別是歐美對中共的貿易進行調查、增加關稅後,主要以出口為主導的工業界活動也受影響明顯。中共國當前製造業產出遠遠超過新訂單,對出口的依賴越來越大。可以預料的是,未來狀況會更不看好。
根據中共官方數據,去年中共國經濟增長率是三十年來最低之一(5.2%),距離中共近幾十年來表明自己發展之快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增長數字相去甚遠。而一些經濟專學家,鑒於中共國經濟活動面臨的困難,對這個數字還質疑為中共部門為哄騙高層和社會而造假。
影響中國出口的一個因素可能是近月來美國消費者信心和支出的明顯變化。從歷史上看,中國的新出口訂單往往與美國消費者信心的總體趨勢一致。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一項長期調查顯示,5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跌至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表明即使中共國最近向俄羅斯和其他新興市場傾斜,美國消費者對中國仍然很重要。這也許是當川普(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期間稱「馬克思主義是邪教」,「若在他任期內中共武侵臺灣他將轟炸北京」之類的話時,中共裝聾作啞,不敢如以往一樣發作的原因,連中共國防部原來罵「喪心病狂」的話也偷偷刪除了,也許其中有一個原因是中共在經濟上不也敢真得罪美國,儘管美國大選川普必贏的最終結果還未出現。
媒報導稱,最近這一連串糟糕的數據,尤其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下個月,會使中共面臨更大壓力,要更積極地應對國內房地產困境。但是,中共百姓沒錢,政府賣地走入絕境,房地產崩潰早從恆大崩潰前開始了。
早被世界圍堵
十年前,中共國務院提出「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畫斥資3000億美元,重點扶植新能源、機器人、半導體和納米技術等10個高新技術產業,誓言到2025年,實現中國從「製造大國」變身「製造強國」的目標。中共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罕見地連發七篇解讀,提出了九大戰略任務、五項重點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舉措,還前瞻部署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重點突破的十大戰略領域,將現有製造業的基礎設施和勞動力市場向生產更專業化的產品轉型。「工信部」還印發了《中國製造2025》規劃,以推動中國在機器人技術、信息技術和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取得引領地位。
國務院還印發幾萬字通知到各地方上,打好未來十年中國不能輸的戰爭。
但是,李克強畢竟是克強,就是到了李強,也難以引領製造業從「大」到「強」,自2024年的首季,就輸得慘不忍睹,現眼了。
自該計畫推出後,對知識產權的威脅令西方坐立不安。後來川普(特朗普)及其執政團隊在美國國會的支持下,多次聲稱中共強制技術轉讓(作為其市場准入的代價)才是其《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野心所在,因而強烈反對,成了當時貿易戰的一個原因。美國白宮貿易與製造業政策辦公室曾發布措辭強硬的報告,報告提出中國竊取技術及網路協議、實施強制監管、經濟脅迫、信息收集以及政府贊助尋求技術的海外投資等五項侵權行為,指責中國通過間諜活動和網路攻擊來獲取最新技術,侵犯美國等國家的知識產權。
後來,美國又通過《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擴大了「外國投資美國委員會」審查職權,限制中國及其它國家投資美國的敏感技術。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呼籲歐盟對外國投資進行更嚴格的審查,劍指北京。澳大利亞一直在阻止中國買家收購其戰略資產,並表示將更新其外國投資指導方針。加拿大政府也試圖加強外國投資法律力度,要求非加拿大實體持有的股份必須通過國家安全測試。
自武漢疫情發生前,中共開始開始收斂「中國製造2025」外宣。來自中國主管媒體部門的通知要求媒體不再使用「中國製造2025」,違者追責。自此,以前網上常見的不可一世的「厲害了我的國」、「看到祖國這樣流氓我就放心了」、」新四大發明」等等高調言論,突然消失,外界一時反映不過來,認為中宣部這個彎拐得有點陡。
其實,從那時起,就預兆了,2024年5月的結局。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