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宗教中國化」雲南沙甸大清真寺去除伊斯蘭圓頂(圖)

 2024-05-29 00:5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沙甸大清真寺
正在拆改中的沙甸大清真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 3.0)

【看中國2024年5月29日訊】自中共領導人習近平2012年主政以來,「宗教中國化」的政策幾乎影響到東西方各主要宗教在中國的傳播。這包括基督教、天主教等官方教會要求信徒「愛黨、愛國」,藏傳佛教寺廟被懸掛中共多位領導人頭像,多個人口大省發生了強拆教會十字架運動,以及各地非官方家庭教會傳道人被當局以「非法經營」、「詐騙」等罪名羈押、起訴的現象也日趨普遍。

除此之外,伴隨當局針對新疆等穆斯林少數民族集中地區的高壓政策升級,一場改造清真寺的運動也達到了頂峰。英國《衛報》5月27日發布的獨家消息顯示,位於雲南省個舊、開遠、蒙自三市交界處的中國最大清真寺-沙甸大清真寺,經改建後的阿拉伯風格圓頂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中國宮廷式四角建築主樓,以及圍繞清真寺的4座八角形塔狀建築。而距離沙甸約160公里的雲南另一座標誌性清真寺-納家營清真寺,最近也在翻修中去除了伊斯蘭特色。

早在2018年,中國政府就發布了「伊斯蘭教中國化」的五年計畫。報導引述曾在沙甸進行實地考察的美國康奈爾大學人類學家尤蘇波夫表示,這兩座標誌性清真寺的改觀標誌著「宗教中國化」運動的完成,即便當地部分村莊仍保留有阿拉伯風格的小清真寺,但宗教社區也很難對當局的「中國化」行動提出異議。

《衛報》披露的一份中國共產黨備忘錄顯示,除改建之外,地方政府還被指示針對宗教場所要「堅持多拆少建的原則」。英國普利茅斯大學中國伊斯蘭教歷史學家漢娜.西克指出,清真寺中國化運動目前已經「逐個省份」地取得了進展,而距離北京最遙遠的省份之一雲南是最後實現這一目標的地區。在美國紐約的中國回族活動人士馬聚則警告說,沙甸大清真寺的「中國化」改觀是當局試圖摧毀穆斯林宗教和種族的一個明確信號。

本臺此前報導,去年五月,雲南納家營清真寺因翻修改建曾引發當地民眾與警方發生大規模對峙。但在抗議活動遭到鎮壓後,整修工程仍繼續進行。外界普遍擔憂,中國政府改造清真寺的舉動僅是其整肅宗教意識形態計畫的一部分。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