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范瓊畫大悲觀音像,是密教中千手千眼觀音(又稱大悲觀音)的一種類型。(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信神的人都知道有個千手千眼觀音像,但宋代詩人宗澤(1060年-1128年)卻有自己的不同想法,他在僅僅二十個字的《千手眼大悲偈》中寫道:「千手一手用,千眼一眼觀。用觀無差殊,何必許多般。」
其實想想,宗澤這麼寫也是對的,因為這樣的解讀不過是不同層次上本來就會出現不同理解的狀況罷了。
「千手一手用,千眼一眼觀。」這裡是說詩人認為觀音像雖然是有千手千眼,看問題還是只有一隻手就夠了、用一隻眼就可以了。其實詩人想說的是神在判斷問題時,會一視同仁。不管對誰都是一個標準。詩人這麼說,是沒問題的。因為神是有統一標準的,不會對誰好、對誰不好。只不過,道理在人這裡,人變得非常的複雜,展現出來就是有很多的表現,但最終的標準卻是一樣的。
「用觀無差殊,何必許多般。」詩人認為應該是用一樣的眼光看待人、事。其實,當宗澤說出這一句話之後,他的境界已經不在人這裡了,已經超越了人。所以,他的說法在他的境界是對的,在人這裡還是不一樣的。我們都知道孔子之所以是最好的老師,源自於他的因材施教。面對不同的學生,孔子會使用不同的方法,這不是歧視而是各自給予他們最好的。神度人也是這個道理。
詩人應該是一位修煉人,他的思維也是修煉人的思維。看問題的基點一般人是很難理解的。但若從修煉角度思考,一切也就能明瞭了。
唐范瓊畫大悲觀音像。(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