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不穩定(圖)


2023年11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上海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CIIE) 開幕式上發表講話。(圖片來源: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中國股市是令人尖叫,投資者的情緒已變得不分青紅皂白,這表明滬深股市已接近觸底。據《電訊報》報導,習近平似乎非常擔心國內的資本外逃和國外的信心喪失,開始對當前問題採取措施。

「這裡一萬億,那裡一萬億。自11月以來,中國決策者一直以加速的速度加大了寬鬆力度。現在每一次下跌都是幾百億到一萬億元人民幣,」法國興業銀行的魏瑤和林美琪說。

雖然不是2009年的震撼強刺激措施,但這些財政、貨幣和監管刺激,可能足以暫時避免通縮螺旋。「我們到了嗎?沒有。我們接近了嗎?一點點,」他們說。

政府迅速相繼加碼,為社會住房和水利項目提供了額外的一萬億財政刺激,另一萬億計畫於3月份釋放;中國央行(PBOC)通過特別貸款注入准財政資金,本週宣布通過降低銀行準備金率再注入一萬億的流動性。

北京正在準備一個兩萬億的基金,直接支持股市。上市國有企業的負責人今後將以股價表現為標準。交易員的賣空將受到限制。國務院於週一承諾「穩定市場」。記者、博主和學者被告知不要談論股票。

這些都是強有力的信號,中國投資者會根據國家發出的信號採取行動,儘管你也可以將這種騷動解讀為一個警告信號。「調集如此多的資本帶有絕望的味道,這讓我想知道政策制定者是否擔心一些大型機構可能面臨巨大損失的風險,」有關中國的著名Substack時事通訊《Sinocism》的比爾.畢肖普(Bill Bishop)表示。

中國股市一直是「價值陷阱」。上海綜合指數自2007年以來已經在名義上減半。習近平對中國財富生產者的古怪限制是災難性的。中國資本市場與美國、日本和歐洲股市的脫鉤程度很大。

但短期反彈的催化劑正在出現。美聯儲將在幾個月內降息,這將使中國央行能夠放寬而不必擔心資本外流,避免中國在2015年的貨幣危機中重蹈覆轍。

中國重返「刺激即常態」可能會助推股市繁榮,但對於擺脫結構性僵局來說無濟於事。法國興業銀行表示,要清除銀行體系中的房地產造成的損失,可能需要一個類似於美國財政部在2008年實施的緊急措施的「TARP風格」計畫。

國家將不得不以某種方式消化壞賬,而它拖延的時間越長,情況就越糟。但這僅僅是不夠的。

前總理溫家寶在2007年曾經形容中國的經濟為「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現在情況更糟了。

資本經濟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所有經濟畸形的關鍵指標今天與15年前一樣糟糕,並且必須在不利的情況下加以解決:債務比率已經翻了一番,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00%;世界不願容忍中共掠奪性的重商主義;人口紅利已經用盡。2023年,中國勞動力減少了660萬,到2030年,每年將減少790萬。

每當遇到麻煩時,中共都會放棄強硬的改革,通過條件反射發起新一輪基礎設施支出。

2023年,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3%,高於溫家寶認為它是一種危險的標準。現代歷史上沒有哪個大國能夠接近這一水平。這是一種造成可怕過剩產能的方案。

過去十年,國有企業對固定投資的份額已經從32%上升到39%,因為這些國有企業吞噬信貸並濫用它以獲取中共的讚賞或達成意識形態目標。

房地產和建築仍然佔據著46%的份額,就像它們在2007年一樣。中國平均每人的水泥產量仍然是大多數國家的三倍。

資本產出比(ICOR),衡量產生每一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所需的投資量,1990年代為2,2000年代初為3,現在為9。政府信貸政策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槓桿。

宣稱轉向成熟的消費驅動型經濟從未發生過。習近平談到「高質量發展」和自給自足,但去年中國57%的製造業活動依賴於國外需求,接近2007年的水平。

「總的來說,中國仍然需要進行痛苦的結構調整。多年不平衡增長的影響可能是昂貴且長期的,可能會使中國偏離道路。到2030年,中國的趨勢增長率將僅為2%,」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表示。

這種未能抓住根本問題的舉措對全球產生了重大影響。

「我們現在可能正處於另一場中國貿易衝擊之中,可能規模相當於第一場,」凱投宏觀表示。

中國有一些成功的故事——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電池,但這些故事延續了極端過剩產能和對外國市場的依賴。它們不能使中國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它們將中國推入陷阱的更深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