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台積電在全球半體產業的重要性暴增成為經濟與地緣政治熱門話題,近日,《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撰文指出,台積電堪稱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如果數百億美元無法將晶片移到美國生產,那就應該努力遏制台海戰爭。
紀思道在《紐約時報》專欄中指出,世界上約9成最先進的晶片都是來自台積電,談論地緣政治或經濟都繞不開它。一旦台積電停擺,你可能會買不到新手機、汽車或手錶,軍隊的精確導引飛彈可能會消耗殆盡,醫院的X光和核磁共振成像儀都無法製造。
文章說,這種情況可能像新冠病毒導致的供應鏈晶片中斷——但要再乘以10倍——不幸的是,台積電位於一個很可能發生戰爭的地方。著名投資家華倫.巴菲特去年說過,「台積電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公司之一,也是重要的公司」,但他還是賣掉了台積電價值40億美元的股份,因為「我不喜歡它的地理位置」。
他說,有些人認為台積電的價值可能會誘使中共試圖佔領臺灣,然後藉此讓全世界屈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矽這個東西,談得越多,人就越不理性」。
文章認為,即使工程師們留在台積電工作,晶圓廠也沒有被美臺守軍炸毀以防落入中共手中,但這座全球頂尖的工廠落入中共手中也毫無用處,因為它製造的晶片是其他國家設計的,還需要國際網路來維持生產流程,因此「對中共來說,被佔領的台積電就跟一部沒電的手機差不多。」
曾在川普政府擔任國家安全副顧問的博明(Matthew Pottinger)認為,「沒有什麼能與台積電的工廠相提並論」,「這真的是黑魔法。」不過黑魔法需要大量的能源——台積電消耗了臺灣大約7%的電力——這就帶來了風險,中共可以通過對電網進行網路攻擊來破壞生產,以此向臺灣和西方施壓。或是對臺灣實施部分封鎖,也能迅速波及全球經濟。這意味著中國經濟也將受到影響,因此才有人將臺灣晶片產業稱之為「矽盾」。但是這種觀點就像中共將入侵臺灣以奪取台積電一樣,令人十分懷疑。
文章指出,全球經濟依賴於一個易受地震和戰爭影響的地區的晶片,這絕對不是最佳選擇,這也是美國《晶片法案》投資390億美元在國內生產晶片的原因之一。但事實證明,將先進晶片製造工藝帶回美國,比通過這項立法要困難得多,現在台積電、三星都被迫推遲在美國建廠計畫,拜登總統簽署《晶片法案》已經18個月,美國的補貼還未到位。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說,他認為在美國建晶圓廠「將是一項耗資巨大、徒勞無功的行動」,「成本太高會導致在世界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紀思道表示,美國沒有製造晶片是有道理的,因為如果花在晶片廠補貼上的數百億美元,用於減少兒童貧困和改善美國教育,也許能大幅提高美國的競爭力。如果美國人的數學和臺灣人一樣好,美國的晶片廠可能也會更好。
紀思道認為,既然轉移生產地很難,保護晶片的最佳方式,就是儘可能去遏制和避免臺灣海峽爆發戰爭。
臺灣財經專欄作家林宏文日前在臺灣勵志協會(TIA)發表專題演講表示,從地緣政治來看,俄烏戰爭、以巴戰爭後,大家擔心台海會不會爆發戰爭,也因為臺灣選舉中有「護國神山」台積電,赴美投資是淘空臺灣、技術外流傳言。他聽到這種說法不能接受,有感於大家對台積電、半導體產業沒有完整的圖像,於是他寫書《晶片島上的光芒》,也是想讓全世界知道臺灣的價值。
回顧「台積電為何強大?」林宏文說,台積電把製造業當服務業經營是成功的新商業模式,以及將美式管理風格企業文化帶到臺灣也是其成功因素。他指出,臺灣半導體業有不被取代的優勢,台積電的製造能力是他國很難超越的。
林宏文表示,台積電有到海外擴張布局需求,他覺得臺灣社會應該做好準備,政府也應協助企業向跨國經營。隨著美國砸重金加強各種科研投資及基礎建設,未來會有更多臺灣電子業赴美投資。除了半導體,從電動車、伺服器、元宇宙(metaverse)到低軌衛星等商機,臺灣很多産業都可能會投資美國、轉型升級。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