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21日舉行「疑美論和它們的產地」記者會,IORG主持人游知澔(右二)與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右一)等人出席了會談。(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3年9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台灣總統大選跫音漸近,假消息鋪天蓋地的滲透整個社會。英國《經濟學人週刊》指出,中國想要讓台灣選民認為美國才是頭號威脅。學者提出「疑美論」盛行的原因與應對方法。
今年7月,有台媒報導稱,美國要求台灣國防部投資建設新型P4實驗室,秘密研發生物戰劑。台美官員立即站出來嚴正否認此事。報導中引述的會議紀錄並非以台灣政府紀錄的常見風格書寫,而是充滿了中共的官方用語。台官員表示,這可能是中國的假訊息。
《經濟學人》報導,這類假消息被分析人士稱為「疑美論」。這些論述的散布,在明年1月至關重要的總統大選前出現,已成為政府和民間的一大隱憂。
國民黨宣稱明年的選舉是「戰爭與和平」的抉擇,暗示民進黨對中國的敵意將導致中共發動攻擊。北京當局配合國民黨的論述,散布美國是台灣頭號威脅的論述,而這些假消息企圖強化這種不實訊息。
領導「防制假訊息危害專案小組」的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表示,此類假消息已嚴重滲透台灣社會。他說:「我們以前認為選舉期間會比較多(假消息),但現在已成常態。每天都會發生。」
然而,多數台灣選民對此所知甚少。專門研究不實訊息的「台灣民主實驗室」發現,只有不到2成的受訪者認為,選舉期間流傳的假消息來自海外。
《經濟學人》指出,中國行為者正在利用這種恐懼在台灣散布假消息,聲稱美國是中台衝突的幕後黑手,且在烏克蘭實驗室中製造生化武器。
台灣政府為了避免被扣上審查的帽子,而採取較為自由的方法來打擊假消息,試圖提高媒體素養,提供更及時的官方澄清,並推廣事實查核組織,但這樣的手段無法跟上中共的宣傳速度。
然而,即使台灣人對美國抱持懷疑態度,卻對中國更加提防。台灣中央研究院去年所做的調查顯示,34%受訪者認同美國是個講信用的國家,僅9%的人認為中國值得信賴。
「疑美論」盛行的原因與應對方法
《自由時報》報導,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9月21日舉行「疑美論與它們的產地」記者會。IORG主持人、研究作者游知澔指出,從2021年起,IORG報告觀察到84項「疑美論」,論述分為8大類,包括棄台論、衰弱論、亂源論、假朋友、共謀論、假民主論、反世界論以及毀台論。
對此,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指出,威權體制(中國)透過製造對競爭對手(美國)的不同意,來偷渡對自己的同意,以贏得在國際輿論戰場上的相對權力優勢。作為威權體制的中國更有能力去隱蔽操作媒體及輿論,透過說競爭對手的不好來凸顯自身的好。尤其當威權政體遇到內部困境時,會透過製造外部敵人來激起民族主義團結國內民眾,以維繫政權。
黃兆年舉例,「疑美論」指控美國帶來戰爭,是萬惡的帝國主義霸權,或質疑美國所領導的國際秩序,以此來凸顯中國的「和平發展」、不稱霸或全球多邊治理等。「疑美論」也常質疑美國的民主制度,凸顯「中國模式」的有效性。
此外,他也指出,疑美論等偏差資訊之所以會在一國之內盛行,常有其內部脈絡與需求。以台灣為例,中國的威權銳實力常利用台灣民主社會內部的矛盾與對立,來操作假訊息與陰謀論。
黃兆年引述中研院社會所中國效應調查報告2022年民調結果指出,當被問及中共武力犯台時,美國是否軍援台灣,有49.8%受訪者認為會,45.7%認為不會;被問及台美關係越緊密是越危險或越安全時,41%認為越危險,51%認為越安全。這顯示在台灣社會離疑美者與信美者都有。
以上述結果進行回歸分析,可窺見台灣內部的政治對立。泛綠受訪者更傾向於相信美國會派兵援台,也不認為台美關係緊密是危險的;泛藍受訪者傾向於不相信美國會派兵援台,也認為台美關係更緊密對台灣更危險。
對於如何回應疑美論的建議,黃兆年認為,一方面必須強化民主溝通,讓朝野取得更多共識,降低外來資訊操作的分化與影響,讓國人更能一致對外。此外,「媒體識讀」與「國際識讀」也很重要,可增進對地緣政治與國際局勢的認識、理解與判讀。
黃兆年指出,中共對西藏、香港的承諾跳票,對台灣的主權與領土更是有野心,也明說不放棄武力犯台。因此,從現實主義角度來看,中國比美國更不像盟友,更像敵人。他認為,台灣應強化自衛能力,並尋求與可靠的盟友合作,以維繫兩岸權力平衡。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