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桃花庵歌〉原來我們都沒讀全(圖片來源:LaSoni/Pixabay)
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電影是社會大眾心目中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劇中一個又一個的經典臺詞很多人都可以倒背如流。其中,秋香最仰慕唐伯虎的那首〈桃花庵歌〉,也在秋香的深情讀誦,以及華安情不自禁地接續讀完,並在秋香眼中化身為真正的唐伯虎的那幕場景,可說是深深地印在了觀眾們的心中。
而我們從電影中所聽到的詩是這樣的: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秋香讀)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唐寅誦)
不過,當小編翻閱《唐伯虎詩集》,卻發現原來我們過去都沒有讀全……詩集中的〈桃花庵歌〉是這樣的: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忒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這是弘治18年(1505),唐伯虎和祝允明等各個朋友,在蘇州桃花庵別業中舉行了文酒之會所作的「七言古詩」。聽說那裡有塊石碑,石碑末書「弘治乙丑三月六日六如居士題」。「六如居士」是唐伯虎的號,於此可知這首的創作年月,當時正處在桃花盛開的爛漫季節。
這首古詩的語言非常白話,而又音節流暢。首節(前四句)「桃花」的迴環複沓,更有一氣流注、連綿不絕的聲氣之美,讀來朗朗上口,又給人爽快、坦率的感覺。而唐寅在平易近人的語調間,卻勾畫出了一位超凡脫俗的桃花仙人形象。表現了他對世人所競逐的富貴功名的漠不關心,而選擇日日流連於花、酒之間,過著高雅脫俗的通達人生。
其中「摘桃花」其實指的不是真的用手去摘取桃花,而是指「寫生作畫」,把桃花的冶豔形象摘取到紙絹上面,並將畫作賣出,以此換取錢來買酒。唐伯虎作為詩畫雙絕的大才子,當時維持生計的方式靠的就是販賣自己的字畫。
詩的末尾八句以瀟灑的姿態告誡世人:人世間一切費盡心機的追求、一切炙手可熱的富貴,不僅只會讓自己勞勞碌碌、不得清閒,這些追求也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有一天灰飛煙滅。
別人呀,笑我日日沉醉花酒間,表現太過瘋癲;我呀,才要笑別人只見眼前利益,看不穿呢!難道他們沒看到那些埋葬在長安北部那五座陵寢的歷代帝王、皇親、富貴之人,如今甚麼也沒留下,連墓都被鋤作田地了嗎?
寫下這首詩的唐伯虎,已先後遭遇了父、母、妻、妹的相繼亡故,以及因為科考舞弊下獄、被絀落功名、永遠禁考等人生諸多挫折。而這首詩,可以看作是他對於歷經人生苦難的一種領悟和超脫吧!
明代後期文壇領袖王世貞,在〈跋伯虎畫〉中曾對這首詩評價道:「語膚而意雋,似怨似適,令人情醉,而書筆亦自流暢可喜。」言簡意賅,可為本文注腳。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